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36 一场事关苏皖两省尊严的械斗(3)

能到荆州。”

“好,到了荆州每人赏10两。”

一群船工喜滋滋的过来磕头谢恩。

古人有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抬头望去,见两边皆是刀削一般的陡崖,川江被夹在峡谷高山之间,猿猴叫声不绝于耳。

船队行驶在仅有百米宽的江面,再加上一个90度的大转弯。

如果有一支敌军在山崖上架设大炮,再埋伏上千余人的弓弩手火枪手,就能重创这支被迫降低航速的笨拙船队。

万幸,这里还处于大清官府的治下,没有被教匪波及!

“湖北舆图,拿来。”

甲板上,歧征和手底下的几个参领商议着如何打好这一仗。

“抚远大将军有令,湖北战场执行的是四面合围,中心开花的战略。如今就差我们这一支奇兵了。”

“都统,军报说湖北白莲教匪高达20万人,我们这千把奇兵会不会~”

歧征笑了,他属于另类旗人。

头脑冷静,爱研究兵法,喜欢用奇兵,四两拨千斤。不喜传统的摆开阵势厮杀。

“根据军报,白莲的主力在围攻武昌城,所以其余府县的兵力并不强。我们不攻打城池,遇到大股教匪步兵则避开,这样的话千余骑兵可以纵横荆襄平原并无太大风险。”

一员协领问道:

“轻骑突进,军粮怎么办?”

“带上三天干粮,之后就食于敌。”

“若是一时遇不到敌呢?”

“可就食于民。”

歧征说的很淡定,所有人也觉得很正常。

官兵缺粮则掠夺百姓,天经地义。很典型的殖民者心态!

“本都统要提醒各位,虽然白莲在湖北攻城略地,鲜有城池还在官兵手中。可乡间的士绅豪强依旧不少,你们要多多借助他们的力量。配合剿匪有功者,可为其请功赏赐顶戴。士绅们一定会趋之若鹜。”

“嗻。”

歧征摆摆手,对着信心满满的众人又叮嘱道:

“情报和军粮多多依靠汉人士绅。行动要果敢迅速,尽快中间开花。”

一天后,船队抵达宜昌。

歧征丝毫不理睬惊恐的白莲,继续顺江而下直到荆州才登岸。

白莲在荆州的驻军仅仅是一支偏师,并不敢出城迎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