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35 乾隆:朕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6)

眼神空洞,说道:

“朕从一年前,就隐隐觉得江南一带有什么不得了的可怕东西在活动。到了今日,朕才明白,这可怕的东西是个落榜书生,他叫李郁!”

殿内很安静,一群大臣跪着,但是上身笔挺,昂着头听圣训。

努力的展现自己的骨气!

还有冷静!

国难见忠臣,这可是刷脸的好时机。

乾隆用一种恍惚的语气说道:

“朕冤枉了太湖协副将施令伦,错怪了施家。他根本不是反贼,而是被反贼和当地官府一道给逼反了。”

“下旨给施令伦平复,追授江南提督。施家的侯爵位置,恢复!挑选一二得力施家子孙进京,朕还要重用。”

“明亮他自囚在庐州府大牢,向朕请死罪。诸位说说,怎么处置?”

于敏中赶紧说道:

“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毕竟是富察氏的子弟。”

“是啊,富察氏满门忠烈。”

乾隆点点头:

“明亮罚俸1年,降为三品城守尉,仍在军前效力。”

“调集陕甘、山东、河南、直隶绿营4万人,组建江北大营。”

他心中有句话没好讲出来,满人流的血够多了,不能再冲在最前面了。该让汉人蒙人为大清做出点牺牲了。

“钱峰卸任钦差,不必回京,就让他担任江苏布政使兼两淮盐运使,负责为江北大营筹措粮草军饷。”

于敏中心想,朝廷遇到难事了,孤臣直臣们的话语权就大了。若是天下太平,钱峰这小子指定要在某个边陲县城默默待到死。

“请皇上示下,江北大营驻地设在哪里?又让何人统帅?”

乾隆还未来得及开口,殿外又传来了马蹄声。

由远及近,然后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进来。

“皇上,两江总督的加急军报。”

乾隆深吸了一口气,说真的,60多岁的老头了,吃不消这么接二连三的被打击。

“奴才李侍尧泣血奏报,京旗援兵一战尽墨,贼势滔天,江宁如大海孤舟危在旦夕。贼据紫金山,昼夜炮击,城破只在旬日之间。奴才世受皇恩,当与江宁同沉。城在,奴才在,城破,奴才死。”

随信而来的,还有一缕表达死志的头发。

乾隆闭上了眼睛,只有出气。

一旁的总管太监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