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27 狠下心来搞事,争取一个窝头50两(5)

的大清式饭局。

先谈感情,喝酒,把气氛烘托起来。至于说谈事的环节,仅占据很短的一会时间。

刘千仅仅是透露给在场众人,他在军中有一些人脉!可以保证货物的进出畅通,不会被城门守军刁难。

众人肃然起敬,多敬了2杯。

有高老的背书,有特殊人脉,加上这些天的融入,刘千成功的打入了这个投机圈子。

高老爷收了他500两银子的孝敬,加上觉得他的建议很不错,确实能挣钱,于是就做了这牵头的发起人。

二十几个商人约定了出资比例,又各自拉了一些小兄弟入伙,形成了一个联盟。

当然了,吃独食天打雷劈。

总督府那边,得送一份。

高老爷上门拜访了李侍尧的一位师爷,此人不置一字,但收下了礼物。

这个态度就已经足够了。

师爷不可能代表总督府给任何承诺,但是只要不影响大局,不搞出乱子,这份银子的分量又不轻,那他是可以代表李总督默认的。

李总督日理万机,不可能管这些小事。他只需要知道有商人孝敬了一份厚礼,就够了。

这世上的事,不可能人人皆赢。

有人赢,就有人输!

这一局,输的是江宁上百万百姓。

米价,盐价都开始飙升。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的正常米价在一斤12文左右。如今江宁城中,米价已经突破了30文。而且看势头,40文指日可待。

而遍布城中的大大小小上百家米铺,上板打烊的时间却越来越早。

恐慌情绪是会传染的!

每天清晨就开始排队购米,队伍越来越长。

居住在城中的百姓,往往没有什么存米。许多人家的米仅够三五日的吃用,干柴也是如此。

幸亏李郁没有断了煤饼的渠道,照样敞开卖。

用他的话说,打仗的目的未必全是仇恨,而是利润!

满载煤饼的船照样在下关码头停靠,一手收钱,一手卸货。

江宁绿营兵们如临大敌,坚决不许人下船。监视着卸货完毕,船离开才放心。

但他们也不敢对船动手,否则城中断炊大家都没的好。

刘武的水师,开始了定时巡航。

凡是去往江宁的船只,全部扣留。不服从者,开炮击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