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顿,一稀两干,月饷1.5两,还发衣服。这鬼日子你们还没过够吗?啊?我问你们,干不干?”
沉默,就像是火山爆发前。
突然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干,干,干。”
于是,胥江码头4000多苦力,当日全体转为东山团练(附属填线兵)。
挂出的旗帜上,是绣的大大的“李”字。
位于东山的“步兵士官学校”,全体紧急毕业。
据说,军校的速成班往往是战斗力是最强的。
学时越长,毕业生越拉胯。
肄业生,那都是神!
没人说得清为什么,大约是玄学吧。
第一届毕业生,300名,身穿李家军制式军服开进了胥江码头。
80多名毕业生,升格为分队长。
对于速成火枪兵,又称武装民兵(填线兵),编制是如下区分的:
分队(50人),大队(500人),总队(5000人)。
军制简单明了,李郁花了5秒钟思考,5秒钟制定的。
即日起,在园区内进行训练,第一天队列,第二天装填动作,第三天听命令前进、装填。第四天射击。
第五天,毕业!
分队长们,人人凶神恶劣,吼声如雷。
腰跨指挥剑,手握短棍。
跌打损伤大夫很忙。
一天下来,就有200多人被打的头破血流。
至于淤青、淤血之人就数不清了。
分队长们的短棍,挥舞的如同风车。
队列脱节,打!
走路顺拐,打!
站不直,打!
火枪落地,打!
装填动作哆嗦,打!
背不出装填步骤,打!
若不是赵二虎威望足够,现场镇场子。
再加上那伙食确实高标准,大桶的白米饭,大桶的猪肉炖菜,泛着油花的炒菜~
怕是苦力们先要造了李郁的反。
数千人被打的满腔怒火,泥人也有三分血性,何况是活人呢。
当然了,园区里那几百号威武的李家军不是吃素的。
他们扛着上了刺刀的火枪,每天巡逻走5圈,震慑所有人。
崭新的青色布衣,布鞋,也让苦力们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