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45 拿小棍测试一下,帝国的中枢神经(4)

而和蠢人打交道,就头疼了。

你永远无法预料,他今天会用第几条月退开门。

一个穷酸童生,秀才都没考上的货。

王兆铭。

在大年初三,给巡抚衙门上书,

希望朝廷表彰李郁,同时收回胥江园区。

给苏州府游民,乞丐,苦力提供一个谋生场所。

实现天下大同。

有了李郁这个楷模,大清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

他敲了登闻鼓,

甚至当面把书信交给了福康安。

随后,被安置在了巡抚衙门里。

这个消息传到李郁耳中时,

他差点怀疑这货是哪个对手派来恶心自己的。

急匆匆赶到府城,找黄文运打听。

却得到了一个尴尬的回复。

这货是认真的,无人指使。

福康安已经派人审讯了好几次,确定没有主使。

所以,

“李老弟,抚台大人怀疑是你指使的。”

“黄大人,你看我像是脑子进水的样子吗?就这么捐了,孔子不理解,庄子不理解,老子也不理解。”

看着李郁气急败坏的样子,黄文运也忍不住笑了。

“说真的,这事过于离谱。是个人,都会怀疑是你自导自演。”

“我辛苦挣的家业,为啥要捐出来?这是绑架。”

“你且宽心,我和朱大人都为你说话了。抚台大人不至于相信那个傻子的话。”

毕竟,胥江园区是黄文运的业绩之一。

开春,指望着多收税呢。

这也属于早达成共识的p友交易,之一。

打造一个标杆码头,

然后,每条船都收一笔过路银子。

过路银子,

一半归知府衙门,充商税。

这个思路,绝对可行。

而匆匆赶来的王六,

尴尬的告诉李郁,王兆铭是在他手底下讨生活的。

是他招进来的,负责记录苦力的来回趟数,出勤次数。

一天30文钱。

比苦力多了10文,算是优待读书人。

王六大约是同病相怜,把这个在寒风中饿的哆嗦的老实人招了进来。

没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