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相信带英!(3)

的改革,按照中国传统,于州下正式设立县、乡两级制度,将原先的区改为县,农庄改为乡,正式确立起中国式的三级行政制度。

这一点也算是他为今后的北上战略做的一个准备,等以后北上了,兰芳的行政级和清帝国的行政级将没有什么区别,方便大家互相理解。

于是,兰芳共和国八州九十三县的基本格局也被赵学宁给确立了下来。

在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赵学宁全身心投入了行政区划的确立和行政领导班子的确立当中,对八州九十三县的行政长官进行了一波重新任命。

应该说这一时期兰芳的行政人才虽然紧缺,但是也没到没人能用的地步,这一点,赵学宁必须要感谢自己。

从兰芳公司时期,赵学宁因为公司辖区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就开始给控制区划分区域,开始让自己看好的人去担当管理任务,培养行政人才,事实上做了建国的准备。

这些早期从公司的后勤管理、财政管理岗位上转职的职员构成了兰芳目前行政官僚的一大基础来源,而除此之外的另一大基础来源,就是退伍士兵。

这些退伍士兵在兰芳军队里接受了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是兰芳的坚实支撑,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虽然没丧命,但也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可能性,不得不退役。

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失去继续工作的基础能力,所以这些人就被赵学宁集中起来搞了行政强化补习班,随后全部进入农庄担任管理,从最基础的地方锻炼行政能力。

眼下赵学宁所任命的诸多县长有很多都是从农庄长干起来的那部分优秀的退伍士兵。

而与此同时,赵学宁也开始进一步强化兰芳共和国的华人色彩。

这一波确立的八名州长里七名都是华人,九十三名县长里,八十七名都是华人。

也就是原先的农庄长、现在的乡长有一部分属于本地土著,赵学宁并未剥夺他们的身份。

不过真要说起来,赵学宁这么搞其实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首先,占人口大多数的本地土著们没什么好说。

他们本就才从原始部落社会进入到文明时代没多久,相当一部分还是被赵学宁强拖着进入文明时代的,别说民族意识了,这四个字他们都不会写。

除了少数头头脑脑有点文化基础,大部分人都还是蒙昧状态,没有文化,他们的汉语学习才刚刚起步,一二三四五都分不清楚,竖起五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