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可有唇亡齿寒之感?(2)

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向赵学宁行礼,询问缘由。

赵学宁只是笑笑。

“您不要担心,我只是想要问问刘先生是不是广州十三行的人员?”

“的确如此,老朽的确在十三行有些关系,不知大总统阁下有何见教?”

“见教谈不上,只是想知道刘先生此来马尼拉是不是十三行派了一些任务需要您完成呢?”

“的确如此”

“是和紫禁城有关的吗?”

“这”

“我明白。”

赵学宁笑道:“有些事情不好宣之于口,当然,我没有恶意,我只是想问一下,并且愿意为先生提供一些帮助,先生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跟我说,我能办到的,一定帮忙。”

刘崇问心里寻思开了。

这赵学宁来这一出,难道是想搭上十三行的关系?

是为了和十三行做生意吗?

想要继续红毛夷的生意,获得大清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然后去卖钱?

倒也的确有这种可能,但是

这赵学宁一口标准的广东官话,显然是一个汉人,还不留大清国的发型,没有辫子,这要是踏上大清国土,绝对是死罪。

既然如此,他不在南洋自娱自乐称王称霸,和十三行扯上关系干什么?

他不怕大清得知他一个汉人在南洋称王称霸了,还和大清国人有不一样的发型,会派兵讨伐他?

朝廷明显不想和那些西洋夷人发生什么冲突,所以面对西洋蛮夷在南洋的一系列行动并没有兴趣,只要他们不北上进犯大清,什么都好说。

但如果是赵学宁这一个汉人在南洋称王称霸,朝廷很难说会不会有什么行动。

当朝天子防汉可是防的紧,特别讲究。

刘崇问心思灵巧,但面色上什么也不表露,只是向赵学宁作揖,陪着笑脸说他们要采购的都已经采购的差不多了,不日就将返回十三行,就不劳烦大总统阁下的一片好意了。

赵学宁听的出来刘崇问的抗拒之心,于是只能摇头叹息,一脸惋惜之色。

“可惜了,刘先生,狡兔尚有三窟,何况人乎?今日回绝一窟,来日,可还有一窟尚存,能安身立命否?”

听着这文绉绉的一句话,刘崇问愣住了。

“大总统阁下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我虽然没有在大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