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八章 阅兵(3)

马雷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感觉自己身旁站立着的这个年轻人开始渐渐变得有些恐怖、让他感到畏惧了起来。

他很想打量一下赵学宁现在的神色,但是却发现自己连瞥他一眼的勇气都快要维持不了了。

但是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出现的,是兰芳的骑兵队。

虽然在这片海域上马匹是比较稀少的存在,就算有,也是不怎么优秀的马匹,大部分都只能用来驮运物资、火炮。

但是赵学宁还是通过与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的贸易,以较高的价格获取了一部分战马,维持了五百人的骑兵队伍,给他们装备了马刀和骑枪,训练他们的马术,使得他们成为一支可以战斗的武装力量。

这一次,他们也集体参与了阅兵式,在军官的率领下,五百人的骑兵队伍整齐的行进着,士兵手举马刀,目视赵学宁,高呼“为兰芳和大总统而战”,走过了白宫。

对于赵学宁能建立、维持一支骑兵的事实,柯恩利和马雷克都感到惊讶。

随着火器的发展,骑兵的重要性正在不断的下降,欧陆各国目前的战争态势都朝着不利于骑兵发展的方向而发展,各国都陆续提出了削减骑兵、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枪炮上的主张。

话虽如此,骑兵依然在战场上能发挥该有的作用,骑兵的快速突击效果依然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尽管骑兵耗费巨大,但只要有条件,欧陆强国还是会维持相当数量的骑兵。

尽管如此,作为贵族兵种,维持骑兵的耗费远远高过维持火枪步兵的耗费,基本上是强国富国才能玩得起的存在,兰芳作为一个海洋小国,却能维持一支骑兵,着实有趣。

随后出现的,就是兰芳的主战兵种炮兵了。

赵学宁在兰芳公司时期第一次整编军队的时候,就吸收了欧洲的军事理论,把火炮按照用途分为了四大类,即野战炮、轻型野战炮、攻城炮和海岸炮,又按照类型分作三大类,即加农炮、榴弹炮和臼炮。

他追求科学的分类方式和理论,并且通过引入技术人员和炮兵教官的方式,办理了兰芳炮兵学校,将欧洲的火炮相关著作翻译成汉语,引入炮兵学校教授学生,使得兰芳的炮兵从发展伊始就非常专业化。

炮兵学校里,学员们、老师们和制炮工匠们是一起生活学习的。

他们需要及时学习欧洲的最新炮兵理论,比如炮弹轨迹之类的,将所学融合进入实践,再用实践得到的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