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59 新君发动小政变 分权吏部与兵部(1)

大臣们真是觉得有点难以置信,本来以为新君肯出十万两去赎太上皇就顶天了。

没想到新君如此大方,竟然肯出一百万两现银,并且不用国库和内帑一分钱。

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有人不同意,大臣们一齐高呼万岁,并极力称赞皇帝的盛德。

不过大臣们也都找着规律了,按照新君的行事习惯,在付出一些代价之后,紧接着肯定要提些要求。

果然,朱祁钰向陈循问道:“朕记得正统六年的时候,为了决定要不要征讨麓川,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廷议。

当时有个侍郎极力地反对发兵征讨,主张以天威圣化抚定之,是谁来着?”

陈循回道:“是当时的刑部侍郎何文渊,后来太上皇同意了征讨的提议,数月之后,何文渊以疏议不当被捕入狱,后来便因病告归,辞官回乡了。”

朱祁钰点点头:“对,就是他。前面是这个何文渊,后面是不久之前主张迁都南京的徐珵。

不过仅仅因为疏议不当,就彻底否定一个大臣,毁灭他的仕途,也是有些过了。

不论是何文渊,还是徐珵,只要他们在自己的本职上做出成绩来,还是可以继续委以重任的,朕不做那种将人一棍子打死的事情。”

朱祁钰悠哉悠哉地喝了口茶,又继续说道:“王阁老年纪也大了,又被派去山西清查贪官污吏,部中之事也需要有人替他分担分担。

内阁拟旨吧,命左都御史、提督辽东军务的王翱回京,出任吏部尚书,辅助王阁老处理部中事务。

另外起复何文渊为吏部左侍郎,命二人即刻回京任事。”

众人闻言,都惊诧地望向新君,朱祁钰一脸抱歉地笑笑。

没办法,人啊,一旦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就很难抑制住揽权的冲动。

对于大臣们来说,皇帝今天属于是‘发动政变’了:先从兵部拿走两个侍郎的位置,并把于谦心腹项文曜调去了礼部,从而大大削弱了于谦的权力。

紧接着又给吏部搞出了双尚书,让同样非常有威望的王翱从左都御史平调为吏部尚书,与老尚书王直分庭抗礼。再加上受到新君起复提携之恩的吏部左侍郎何文渊,王直的权势也被大大弱化了。

不过并没有大臣们站出来反对新君的这场‘政变’:在大明的制度下,成年皇帝明面上本来就有些无敌,再加上新君刚刚弄了个斩首两万的大胜,威望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大臣们反对也没什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