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威名赫赫的铁元帅,要对他有信心。”
说罢,也先便不再言语,静静地看着明军的下一步动作。
现在明军一共出动了五营大军,石亨的五军营主力正面牵制也先主力;孙镗的三千营、刘聚的御马监四卫,一共两万人在石亨南边威胁也先的侧翼。
刚出城的三万新军负责分隔开也先和孛罗的大军。
兴安侯徐亨,则率领三支万人队,呈品字形阵势,向孛罗的大军步步紧逼。这支大军,才是明军这次的主攻部队。
孛罗三兄弟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都认为明军是在虚张声势。孛罗在派手下向也先请示之后,得到的答复是可以伺机而动,便宜行事。战与不战,都由孛罗三兄弟自行决定。
孛罗又向旁边的两兄弟征求意见,得到的答复也是任由孛罗全权指挥。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军令统一,在得到了这两万大军的绝对指挥权后,孛罗命令将士停止扎营,全军集结。
然后两万大军先被分出五千人,挡在明军新出城的三万人面前,来保护大军侧翼。
剩的人被分成五队,每队三千人,只等孛罗一声令下,随时便可以轮番发起冲锋。
孛罗也是瓦剌军中一员猛将,身经百战,屡立战功,指挥能力可谓一流。
但是朱祁钰还是抓住了孛罗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孛罗的认知里,有个非常大的误区,他大大低估了明军火炮里的威力。
也先的认知里就没有这个误区,但是也先却故意不去提醒孛罗。
于是朱祁钰利用瓦剌几兄弟微妙的心理,成功找到了突破口。
兴安侯徐亨、成山侯王通和范广、许通、谷忠等亲信,都对朱祁钰的判断,将信将疑。不过本着将令统一的原则,几人还是坚持地执行了朱祁钰的决策。
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所有明军到目前为止,一炮未发。就是不让孛罗有机会知道明军火炮的射程和威力。
这个策略最终能够奏效,还要感谢三杨。三杨执政其间,始终着力于帮助瓦剌消灭阿台汗和阿鲁台,导致瓦剌和明军之间,一直到今年七月之前,压根就没打过正规战争。
今年七月开始,瓦剌和明军之间,倒是打了三场大仗。
但还是拜三杨逆天的边疆绥靖政策所赐,西南麓川大反叛,东南矿工大起义,朱祁镇把明军大部分精锐调去了南方平乱。
导致瓦剌虽然打了三场大胜仗,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