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您让皇帝怎么想。
您这样公开玩忽职守,装都不肯装了,换谁是皇帝谁也受不了啊。”
杨洪知道自己这位嫡子一向足智多谋,连忙问道:“你如今抱怨也无济于事了,还是说说如何挽救局面吧。”
“父亲和大哥肯定是活不成了。”
杨杰只说了这一句话,便闭口不言了。剩下的意思,就是让杨洪和杨俊自裁谢罪,换杨杰自己一条生路。
当然这话杨杰不可能自己说出口。
杨洪深深地看了杨杰一眼,对这個方案颇不满意。杨洪共有二子,一向更偏爱宠妾所生的杨俊,现在杨杰要自己和杨俊自裁谢罪,把生路留给杨杰,这杨洪能乐意就怪了。
杨杰也知道自己的父亲不肯自我牺牲,更不可能牺牲自己的大哥,但杨杰也不想跟着这两个蠢货一起去死,便又出了另外一个主意:
“父亲,现在的兵部于尚书,在山西做了十九年的巡抚,与您颇有交情。而儿子无职在身,是可以四处走动的。
要不就由儿子进京一趟,去拜望拜望于尚书,请他看在和您这么多年的交情上,给指条明路,并替咱们杨家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杨洪点点头:“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事不宜迟,那儿子立刻便动身,请父亲多多保重。”
说罢,杨杰磕了个头,便急急忙忙回去收拾东西。不多时,便带着两个心腹,快马加鞭,出了城,直奔居庸关而去。
好巧不巧,杨杰出城才个把时辰,便遇到了黄溥的使团。
有一千瓦剌骑兵,受阿剌之命,护送使团。见杨杰一行三人策马疾驰,连忙过来拦截检查。
最后黄溥也被惊动,亲自过来查看。
杨杰远远地看见黄溥过来,连忙拱手行礼:“黄右丞,是我,我是杨总兵的儿子杨杰。”
黄溥之前在宣府马驿见过杨洪和杨杰父子,自然认得。一看真是杨杰,连忙示意瓦剌骑兵放行。
杨杰走到黄溥面前,连连致谢。
黄溥笑问道:“杨公子这是要往哪里去?”
杨杰知道黄溥是新崛起的天子近臣,骗黄溥早晚会露馅的。于是便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和黄溥讲了一遍。
黄溥听完,倒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邀着杨杰与使团同行,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三天之后,使团到达京城,杨杰再三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