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19 新君送上皇仪仗 太妃议晋藩往事(1)

给众臣打完气,朱祁钰又向胡濙问道:“大宗伯,如今天气越来越冷了,朕的意思是,再派一个使团去瓦剌,给太上皇送些食物药膳。

上次派使时我疏忽了,只送了辇车。前日我才想起来,为了在瓦剌人面前保持大明天子的威严,应该再给上皇送一套皇帝仪仗才行。”

就算胡濙是太上皇的铁杆忠臣,但也不会跳这么明显的一个大坑,于是便拒绝道:“陛下,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太上皇已经让位给陛下,便不宜再使用天子仪仗了。”

朱祁钰摆摆手:“不对不对,大宗伯这话不对。上皇是太上皇帝,自然也能用皇帝仪仗。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指的是不能有两个皇帝同时理政,但没说不能有两個皇帝使用皇帝仪仗。

就按我说的办吧,谁愿意去出使瓦剌?”

大臣们闻言面面相觑,不禁疑惑:皇帝真有这么关心太上皇吗,一支使团刚回来,还有两支使团在外面,现在就又要再派使团过去。

黄溥的使团有数百人,带了十几大车的东西,恨不能给太上皇在瓦剌安个家,这就已经够热情了,现在倒好,连皇帝仪仗都要给太上皇派过去。

朱祁钰看着大臣们的表情,心中暗笑:将来迎回太上皇的时候,你们也会要求派皇帝仪仗去接的。与其等你们要求,我不如主动一点,还能落个好名声。

顺带着也可以给从大同到北京,沿途的军民百姓行个方便,让他们一眼就能认出叫门的天子。

朱祁钰一边想,一边等,厅中安静了半晌,最终还是杨善再次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出使瓦剌。

这下就连朱祁钰都吃惊了,这杨善真是忠臣,若再接下这差事,就是第三次出使瓦剌了。

叹了口气,朱祁钰便下了诏命:“着内阁拟旨,杨善升任礼部左侍郎,赐银三百两,锦缎十匹,再次出使瓦剌,奉送天子仪仗于太上皇驾前。”

陈循等人领了诏命,朱祁钰却毫不停顿,继续下诏:“内阁再另外拟旨,命提督辽东军务的右都御史王翱,于十一月初回京,担任吏部右侍郎。

擢刑部郎中陆瑜为山东右布政使,主要负责协助徐珵治理山东境内的黄河、运河。”

大臣们对皇帝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迷惑行为,颇感无语。刚刚还正说着太上皇,一转眼的功夫,却又开始提拔大臣了。

而且还是不经廷议,直接提拔。这样被提拔的大臣,只需要感激皇帝一个人就行了。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