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83章 既要,又要(2)

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思路,主要领导的思路与直接领导的思路也要看懂

最后要看领导的未来出路

看对领导的思路,还要看对领导的出路

在官场上,埋头拉车并不难,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这个能力。

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会抬头看路。

抬头看路,还要看准领导的思路,于是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里面,又有百分之十的人卡在了看领导思路这里。

主要领导思路和直接领导思路,有时候是两个概念

剩下来百分之十的人,那就是体制内的聪明人,他们往往能够精确地把握领导思路,想领导所想,事事迎合领导的喜好,这种人就是单位里的人精了。

在单位的发展前景也是最好的,是办公室主任,单位副职优先考虑的人选

然而,即便做到这一步,他们依旧有可能止步于办公室主任,单位副职的位置上。

因为,他们不仅要看准、看透领导的思路,还得看准,看透领导的出路

如果看不透领导的出路,将来局势一变,主要领导一换,一代新人胜旧人

他们想要再进步,就得从头开始但年龄不等人!

一番折腾下来,过了四十五岁这个坎,那也就该考虑退休生活了

这就是县城政治生态的残酷性。

在这种情况下,空有一腔热血的罗山林,四十八岁还停留在农业局副局长的位置上。

如果不是扶贫攻坚,如果不是市委书记杨正康慧眼识珠,罗山林应该会在农业副局长的位置上再待几年,然后转入政协养老岗。

但,从扶贫攻坚工作开始,罗山林命运的齿轮就开始了转动。

扶贫攻坚就是前进的道路,不需要抬头看,只用埋头干。

罗山林这头老黄牛一头扎进这条路中,以农业局副局长的身份进入扶贫攻坚工作小组。

然后由扶贫攻坚组成员成为副组长,组长

他就一路苦干,受到了当时还是市委书记杨正康的重用。

从农业局副局长到副县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

没有杨正康,就没有罗山林的今天。

罗山林对杨正康感恩戴德。

杨正康也知道罗山林是一个能干事的干部,甚至不要求他抬头看路,就让他埋头苦干!

“认真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