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这样,赵重阳就正式称黄凤明为二姐夫,周代富也高兴地称黄凤明为连襟。
赵重阳知道,黄家不算富有,最多算小康之家,只有八十亩水田和一片山岭。
为了让二姐嫁过去后,能过上幸福而富足的生活,他让黄凤明以自家山岭的木材作为加入纸厂的底金,将纸厂两层的份额转让给他家。
黄家这片山岭虽然足够大,但除了每年能为他家提供烧柴外,木材本身并不管钱。所以,黄家山岭每年并没有明显的收入。
但黄家父母想,从今年起,每年可能有上千贯收入了。
还没有等黄凤明的父母从暗自高兴中醒来,赵公子赵重阳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惊喜:“我们赵家纸厂不仅仅是我们赵家庄的纸坊,还包括我外公家那边纸坊的一半,还有朱家庄朱成刚家纸坊的一半,大姐夫他们周家纸坊还在谈判中,谈妥了也有一半,到时几家纸坊的纯利润不下于十万贯,从今年年底开始,你们每年将获得二万多贯的年终鸿利钱。”
赵重阳的话,不仅是惊呆了黄凤明的父母,就是黄凤明也心里激动,不经意间,他家即将迈入万贯家财的富豪行列。
二姐的婚事订下来了,赵重阳也准备去南京了。再过三天,赵重阳他们休学的时间就到了。
根据府提学的安排,考起了的举子将集中培训一年,然后各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可以选择和府学的学生继续学习,也可以选择出门四处游学,两年后到京城去参加省试及可。
临走之前,赵重阳到赵家大院中最神秘的一处所在去看了一下。清明前十多天种的一分多地的玉米,已经长出了一寸多高的嫩叶。
一分多地的红薯秧已经冒出了新芽,一分地的辣椒苗也有两寸多高了,再过几天就可以移栽了。
这一个角落是赵从重阳的植物实验地,由两个老仆人带着七八个五十多岁的家奴负责管理,由赵重阳的二姐和丫鬟小红袖负责技术指导。赵重阳将具体的耕作技术写在纸上,交给二姐,由二姐和红袖去指导他们生产。
这三样植物,是赵重阳七岁那年,在南京赵家店铺,遇到的前来采购丝绸的波斯商人带来的。
当时,连比带画,问他们那里是否有辣椒、红薯、玉米、洋芋,有就带一些种子过来,他准备高价购买。
说了半天,那胡商才搞清楚,说前三样波斯已经有人在种了,洋芋还没有见过。一年后,波期商人每一样带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