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有太阳光,就只能开灯。
昏黄的白炽灯照得屋子里满是明亮,每个宰相的桌案都堆积着许多公文,沙沙的声音一直在响。
“知院。”
苏涣作为制敕司的司长,将外院最新拿来的公文递了过来。
以前政制院的办公方式都是由各部将文件送到政制院,然后政制院进行裁定或者审查。
后来赵骏认为这种办事效率太差,也非常麻烦,于是将原来用于驳斥皇帝圣旨的中书舍人知制诰,也就是中书省改为了制敕司,充当秘书。
各部送上来的公文会由制敕司进行审核,所以别看制敕司只是个三级机构,苏涣这个司长也只是一个正四品的级别。
但就像高育良和李达康也得尊称小白为一声白处长一样,那些正二品尚书,也无人敢小觑苏涣。
谁都知道,知院是在把苏涣当宰相培养,而且据说苏洵的儿子苏辙自从进了汴梁中学之后,成绩很快就名列前茅,或许未来苏家还会再出一个宰相。
“怎么了?”
赵骏把手中的笔停下,抬起头。
他刚刚在签署明年施政的一些纲领,还有前几天统计部以及各部内部就把数据提上来,这些天宰相们也都为这件事情忙碌。
再加上明天就要开始搞新年庆典,虽然从二十五到二十八号还有三天上班时间,但也基本上就这三天了。
所以政制院搞年底任务是忙得焦头烂额。
“这是外交部、礼部、火器司、商务部这几天谈的成果,这是各国国王、使者贿赂官员的礼单,这是这几天他们采购的清单,还有这个。”
苏涣把每份公文都理得清清楚楚,然后把最下面那一份较薄的公文放上去道:“这是几个国家想买钢铁技术的意愿单,在最下面还有一份,是他们几个部门核算的总价。”
“我看看。”
赵骏接过来各自瞟了一眼,几份公文采购清单最厚,足足有一尺多高,最薄的是那张钢铁技术意愿单。
估计是没有统计技术总价,这些东西比较复杂,涉及建立工业体系,他们几个部门可能短时间内做不来,就只是统计了一下对方的意愿和要求。
而那些总价单就相对详细,差不多有八十来页纸,把每个国家需要购买的武器弹药都门列详细,最后一页则记载了总价。
目前要购买枪炮的国家有五十多个,除了少数小国家属于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