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者就难办了,这严重违背了宋朝将领非战时领兵的要求,恐怕一旦做了,百官们便马上弹劾不止。
“你有什么想法?”
赵祯问。
“老范、张亢、狄青、张玉、折继闵、郭遵、周美、张岊、王信、范恪、杨文广等等,都是能信得过的人。”
赵骏思索道:“我的想法是,这支部队就放在汴梁,让老范和张亢做主将和副主将,然后老范和张亢作为文官,平时就上朝,训练的时候也要去训练。”
他继续说道:“比如这支部队是五万人,分成十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一名信得过,能打仗的将领带五千人,将领常驻于营中,防止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问题,保证军队战斗力。”
“而且这支部队还配备最好的新式武器,比如火炮、燧发枪,正好咱们的燧发枪已经设计投产,加上钢铁源源不断地制造,新的火器装备将马上迎来冷兵器迭代。”
赵骏看着两个人,目光冷厉地说道:“未来裁军、淘汰老弱、严查吃空饷喝兵血,一旦有人鼓动军队造反,这支部队将迅速出击,平定一切祸患,哪怕辽国和西夏来犯,有一支已经建立起火器的强大军队,也不用担心安全。”
“这”
赵祯刹那间就犹豫了起来。
这一刀果然先砍自己。
第一个动的就是他的利益啊。
若是如此,这就意味着这支军队将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虽然名义上肯定还是他下旨,枢密院发兵。
但那些将领常在军中的话,这些士兵将成为这些将领的私兵。
到时候一旦这些将领依靠自己平日威望,带士兵造反的话,恐怕又要重蹈五代十国的覆辙。
所以在大宋皇帝攥兵权攥在骨子里的情况下,这件事还真让赵祯犹豫不决。
“老哥,你在犹豫什么呢?”
赵骏皱眉道:“我不可能让人能掌握五万部队,老范和张亢平日里都上朝,要调兵也必须要有你的虎符,下面的将领只能掌握5000人,难道你还怕他们能造反吗?”
范仲淹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也劝道:“是啊官家,只要我们能掌握一批精锐的士兵,就再也不用担心内忧外患的问题了。”
“老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做人还是要果断一点,想想秦始皇,想想汉武帝,想想李世民,你难道不希望自己成为千古一帝,成为新时代奠基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