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先恢复,再谈发展(3)

他继续说道:“如此一来,地方各县的农民和地方官府财政会稍微舒服许多。大量百姓从饿死的边缘,转变成破产的边缘。以前如果灾荒年月或者粮食歉收,直接要饿死。现在勉强能有点余粮过活,遇到灾荒年月,如果朝廷赈灾不及时,可能就是卖掉田地成为无地流民。”

“可是这跟佃农有什么关系?”

吕夷简皱眉,双手一摊道:“我大宋最主要的还是无地流民太多。”

“你这话说得好像我们后世那句经典名言——这跟我月薪三千有什么关系一样。”

赵骏笑了笑道:“也不能说毫无关系吧,你可知道经过审计局的统计,大宋一边是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贫民无地可种。另外一边却是有大量的荒地无人开垦,你知道为什么吗?”

“税、种子、农具与水源。”

吕夷简漠然地说道。

“对了,任何一个王朝初期,都鼓励百姓开荒,可到了王朝中后期,却有很多土地无人开垦,原因就在于此。”

赵骏指出问题关键所在:“现在开荒,粮食没收上来之前,还得先交一笔税。对于无地流民来说,穷得叮当响,能开垦的就只有水源不足的荒地,农具种子水源都是问题,拿什么开荒?”

“所以汉龙减赋税、轻徭役,就是先与民休息,同时也让地方官府有钱修建水利设施,灌溉农田,以方便将来开垦新地?”

晏殊顿时明白了。

“对!”

赵骏敲了个响指道:“你不能国家喊喊口号,说我要多兴修水利,那没用的,你得让地方官府行动起来,下面才是执行人。所以农税看似少了大半,但把钱留在地方上,地方才能干活。”

这就是意义所在了,现在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必须要恢复民生。而要想恢复民生,就必须要把钱留在地方上发展,所以农税确实减少了,可对于大宋整体来说却健康了许多。

虽然收益者是有田地的自耕农和地主,但一来地主收成好了,降低了赋税,佃户作为他们的生产资料,没有人会希望自家的佃户越来越少,让自家的土地无人耕作,他们就可能会给佃户降租,让佃户过得舒服点,这才好有人继续给他们剥削。

二来整体民生稍微恢复一些后,地方官府就有相对的财政进行水利设施修建,充分利用河流、湖泊等水资源,大量挖建水渠,修整河道,从而鼓励无地百姓开垦荒地,让自耕农变多,佃户的数量变少。

三来也是最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