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后一直在反复拉扯。
等到宝元二年五月底,辽国的使团也已经出现在了汴梁。
此次使节团由南院宣徽使萧英、翰林学士刘六符等人组成,表面上是为了给赵祯贺寿,实际上是来探听虚实。
赵祯是五月三十日的生日,年满二十九岁。
让群臣们奇怪的是,官家最近好像懒散了许多,即便早上上朝,也时常打哈欠,有的时候还以照顾皇子为由,干脆不来朝议。
不过现在皇子就是大宝贝,至少在第二个、第三个皇子出生之前,大皇子不能有任何闪失,所以群臣们倒也理解。
反正如今在政务上由政制院统筹,即便没有了他这个皇帝,国家上下政务也能处理,不会出什么乱子。
寿诞结束之后,辽国使臣就向赵祯表明,说听闻南朝最近研发了新式火器,希望能够看看。
赵祯则以涉及军事机密为由拒绝。
辽国又表示即便不能看看,也希望去参观一下宋朝的火器制造厂。
赵祯依旧以军事机密为由拒绝。
辽国使臣显然有些恼怒,说到如果不能给他们看看新式火器,就要求宋国割让关南十县,并把宋仁宗的公主嫁到辽国来。
赵祯再次果断拒绝。
辽国使臣震惊之余,便暗示威胁,若是宋国不从,辽国将大举南下。
赵祯表示随便。
见到宋国皇帝似乎转性了,颇有底气,这让辽国使臣有些吃不准。
终究是那日校场演练让辽国君臣大受震撼。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他们当然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此事。
毕竟万一宋国研制的火器确实特别厉害,辽国大举南下入侵,没有打过的话,那大辽就非常危险了。
到时候说不准被宋国收复燕云,甚至可能被赶出关外,又只能回到苦寒的东北地区。
所以这样的新式武器,辽国如果也有的话,那双方就回到了起点。
现在宋国软硬不吃,完全一副强硬的态度,那对于辽国来说,似乎也就只剩下开战这一条路可走。
问题是开战也不是说开就能开。
一是辽国也要准备粮草兵马,肯定需要时间来提前做好安排。
二来宋国的新式火器还是让他们感觉到担忧。
目前至少宋国还没有扬言要取消岁贡,也没有说是要北伐燕云,双方依旧维持一个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