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赚钱与淮南的事(二合一)(4)

气也比较大,三司盐铁司一百多人,说罢就罢了,虽然掀起了很大波澜,但还是被镇压了下去,足以说明如今政制院的强势。

反正连官家都不操心,他们又何必操心权力都被政制院收拢的这个问题呢。

“官家!”

便在这个时候,夏竦站了出来,向赵祯拱手。

众人看过去。

赵骏挑起眉头,他以为夏竦要来找事了。

上次刘元瑜什么都招了,虽然刘元瑜没有任何证据,但赵骏可是知道历史上这家伙小人行径,干出这样的事来不稀奇。

所以就看着他。

没想到夏竦说道:“臣以为政制院不应该只由几个宰相入内,既然是天下政务都出自政制院,枢密院、三司也应该有人入政制院才行。”

“不行。”

赵祯毫不犹豫地拒绝。

“为何?”

夏竦不解道:“政制院也应该由在多政司任职过的人入内才行,若让没有这方面经历的人入内,岂不是会出现乱政?臣以为增大政制院人选,并不是坏事。”

“不错,臣也以为应该增大政制院名额。宰相们虽定国家大计,然三司和枢密院之事,终究是由三司使和枢密使裁定,宰相并不一定都清楚。”

三司使程琳见夏竦居然率先提了他一直想提的事情,就也果断开口说道:“若有三司的人进入其中,自然也能够为政制院献策献力。”

枢密使张耆冷眼旁观,他是真宗朝老臣,也是武将出身,同时早年傍上过刘娥的大腿,一直不受文官集团待见,这个枢密使在枢密院基本上就是名存实亡。

枢密院真正的掌权者是同知枢密院郑戬、同知枢密院事李谘以及签书枢密院事陈尧佐。他与枢密副使王德用是边缘人物,自然不会轻易发言。

只是没想到赵祯毫不犹豫地回绝道:“政制院人员名额裁定,在当中诸卿未曾退离之前,不会产生人员变化。”

众人心中一惊。

夏竦和程琳稍微思索了一下,便默默退去。

显然他们也明白了赵祯的意思。

也就是说,政制院这些人是恒定的,除非吕夷简他们有人退休,否则就会一直干下去。

今天试探到了足够的信息,也够让他们回去消化一下了。

至于他们是老老实实等待吕夷简他们退后,又或者想什么歪主意,弹劾吕夷简他们,想把他们搞下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