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3)

军权从来都只在一个人身上。

那个人是赵祯!

“怎么?”

赵骏问道:“做不到吗?”

“有点难。”

吕夷简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扭过头看向赵祯道:“不如这样,若是要动用军队,我们可以向官家请示,官家同意了,军队自然就能够调动。”

“朕觉得这样也挺好。”

赵祯连连点头。

宋朝的制度是两府三司制,把治理权、法律权、监察权、财政权、军队权全都给分开。

就连宰相都只有治理权而没有财政和军队。

一旦新部门成立,可以统筹全国资源,那么就相当于是把治理权和财政权全都归入新部门所有,只有军队还在皇帝手中。

而赵祯之所以答应新部门成立,是因为原本除了军队权以外,其余权力都在官僚士大夫那里。

只是原本官僚士大夫并不团结,所以才会形成分权的局面。

但新部门成立后,堪比古之丞相制度,由丞相总揽全国政务,又有财政大权,犹如张居正时期,威望必然一时无二。

这种情况已经对皇权产生了严重威胁,对于皇权至上的时代来说,这是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只是赵祯手里有军队,自然有底气。

而且他觉得赵骏是赵家子孙,应该也不会做什么违背祖先的决定,又有吕夷简他们看着,应该无碍才会应下。

可如果连军队都可以调动的话,那赵祯这个皇帝就彻底被架空了,也没有掌握大权的能力。所以这是他的底线,不可能交出去。

赵骏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因此见到赵祯松口,便也没有强求,点点头道:“好,那就这样。”

“嗯,那这个新部门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赵祯转移话题问道。

“叫政制院吧。”

赵骏说道:“全称是大宋国家政务发展与制度革新院,由几人共同组织会议,共同商讨,有对大宋除军队外一切节制权力,包括任免一切官员。”

“那就如此。”

赵祯点了点头道:“大孙就知政制院,三相三参,皆为院同知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政事。不过这是差遣,没有品级,朕想想”

说着他皱眉思考起来。

按照宋朝的官制,在元丰改制之前,分为本官、差遣、散官、勋官、职贴、爵位等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