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作(第二更)(1)

我没想当影帝正文卷第一百二十五章合作戏剧创作,几乎从有记载的戏剧开始,就倾向于三幕式结构。

无论是一部古希腊悲剧、五幕式莎士比亚剧、四幕式电视连续剧,还是七幕式每周电影,我们都看到了基本的三幕式结构:开头、中间和结尾——故事的开端在第一幕,发展在第二幕,高潮和结局在第三幕。

封神三部曲之妖乱国殇肯定是按照三幕剧结构打造。

沈明很好奇的是,编剧们会如何取舍,毕竟封神榜的故事,家喻户晓,拍成电视剧,没有八十集都讲不完,三部曲就想搞定了?

他挺佩服冉平这个编剧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特效水准不咋地,导演水准也不咋地,尤其是演员,郭天王被巩利完爆

——但是探讨的问题很有水准:人与妖,是妖就一定要死吗?

“你们一路斩妖除魔不也是杀戮吗?你到底取的是什么经?你度的是什么人?”

结局,唐僧自己说,所谓善,并不是念几句佛理就可以的。善良不是无是非,白骨夫人可怜吗?可怜,但必须消灭她;善良不是慷他人之慨,他不能一路依靠孙悟空,度人的事情只有他自己来。

他度的是众生,是这一路上遇到的每一个生命,包括人,包括妖,包括动物,包括花和草,还有他们师徒自己。

众生平等、不分贵贱,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拯救!

为了度白骨精,唐僧宁愿放弃他当世的性命,也就是中断现在的取经进程,重新轮回,回到起点。

“小僧想好了,一世不消,我度一世。十世不消,我度十世!”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值得吗?

唐僧觉得值得——他说不放弃这一路上的任何一个生命。

这就是佛和众生的区别:一念迷是众生,一念觉则是佛。

唐僧这一悟,直接跟圣母婊断绝联系,这一悟,是以往所有西游记原著和改编作品从未涉及过的,它一下子升华了唐僧的形象,让结局变得分外出人意料:三打白骨精的最后一打,孙悟空把唐僧打死了

最终感化孙悟空的不是观音的劝解,不是妖精被打死唐僧自觉冤枉悟空选择赔罪,不是孙悟空屈服于“出家人不得杀生”的戒律,而是孙悟空臣服于唐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人格,所以有了:“十万八千里,老孙等你回来。一世不来,老孙等你一世,十世不来,老孙也等十世!”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