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吴三桂写信要点家丁五千,点的不是五千个人,这点的就是五千户,这五千户人,一家就算是三口,四口,五千家丁拖家带口,怎么说也得有两三万人了,所以吴襄一开始才不愿意自己出钱让这些人大老远从关外过来,这出门一趟不容易,两三万人拖家带口的,关外来北京怎么的都得十天半个月,随随便便就是十几二十万两银子的花费。
要不是朱慈烺都要成为自己的女婿,未来大明的天下都有自己老吴家一份,吴襄才不乐意一下掏那么多钱呢。
他吴家是军头,又不是搞慈善的。
就连这次吴襄自己进入京城,他也只是带了八十三口家丁来,也因为估计到关外的局势严峻,吴襄也就让战斗力稍稍次一些的家丁随自己入京,而真正的青壮,则就大都还在山海关待着和鞑虏对峙呢。
虽然这些人看起来,都是些老老少少,多少有些青黄不接的意思,但是在朱慈烺这里看来,这些人反倒是让他感觉挺满意的。
老兵好啊,老兵说明打仗有经验,知道怎么用铳,怎么开火,怎么冲阵,他朱慈烺又不要求这些老兵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现在时代变了,火器的时代已经来临,个人武力在战场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里又不是阳神世界,所以老兵确实好。
而小兵也不差,能跟着吴襄来这里的少年兵,年纪看着都和朱慈烺差不多大,朱慈烺自己凭借自己的武力就很容易成为这些孩子领头,十六七岁可不就是个人崇拜热血上涌的最佳年纪嘛,他朱慈烺还是很有信心慑服这些同龄人的。
“小的们拜见千岁爷!”
人一到齐,这些吴家家丁就自行分为了十人一队,显得比先前那些乌合要有秩序的多,他们齐齐的对着朱慈烺揖拜行礼,声音里的气势,也显得非常足够。
一共有九队,八十三人的家丁里三人另外列了一队,而这一队里,就有朱慈烺的东宫领班侍卫朱纯杰,伴读太监邱致中黄大宝,东厂缇骑张韬,勇卫营旗总王周,南海子净军把总潘书晨,后面这几人自然就是先前王承恩召集而来那些人的头头。
其中东厂缇骑张韬长得一脸恶相,在东厂都恶名远扬,被称呼为张阎王,而勇卫营的骑总王周则就是和历史上守住宁武关十几天的周遇吉认识的一人。
不过现在王周脸上都是坑坑洼洼的点,他能从宁武关回来,也是因为火器炸膛给他毁了容,上头的人让他来京城养伤,没想就这么的给朱慈烺招了过来。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