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五章 辽使入京(5)

刑恕知道,至少现在还没有。

不然他就不会这么默默无闻。

不然,就该是他坐在耶律琚和耶律永昌的所在的地方。

“萧德崇旁的,就是张琳此乃沈州人,少有大志,纷纷读书,终中进士,为我主所爱”耶律永昌从马车里探出头来,给刑恕介绍道:“此人,素以清流自居,好诗词文章,乃是我大辽有名的词臣。”

刑恕听着,笑得更欢乐了。

好诗词文章?

那他就来对地方了!

说话间,远方官道上的辽使队伍已经越来越近。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也就放下了车帘。

刑恕则翻身下马,微笑着迎上前去,对着辽人使团队伍,微微拱手一礼:“奉大宋皇帝陛下旨意,大宋翰林学士充馆伴使刑恕,特来迎接诸位北国使臣!”

萧德崇自然早早的看到了,在官道上的刑恕——刑恕穿着大宋的紫袍公服,头戴着展脚幞头,目标无比显目,想不注意都难!

于是,他见到刑恕拱手,自也停下脚步,高举代表大辽天子的节旄,微微欠身行礼:“奉大辽天子旨意,大辽崇仪军节度使萧德崇”

与其并列而行,只是稍稍落后一个身位,穿着绯袍的张琳,也拱手问礼:“大辽中散大夫、充干文阁待制、守太常少卿张琳”

“特来恭贺大宋太皇太后坤宁圣节,以叙两国兄弟之盟好!”

刑恕听着,立刻再拱手,然后挺直腰杆,面朝皇城方向,郑重的拿出一封敕书,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

“卿久勤轺传,远犯风埃。眷言行迈之劳,良极轸怀之意,往颁珍剂,以辅至和!”

这是学士院写好的,用来宣读给辽国使臣的慰劳敕书。

属于是澶渊之盟的约定——两国定期互遣使臣,修好交往,彼此使臣入境,自然要各颁诏书慰勉。

宋使入辽如此,辽使入宋亦如此。

在过去,这个程序是在辽使入境大宋的时候宣读,所以叫‘茶马敕’。

一般都是赐下茶水,以供辽使饮用、解渴、去乏。

并供给辽人草料,以便辽国使团的牲畜能补充一下体力。

但从去年开始,按照宋辽两国的新约定。

降敕赐物的地点,从边境改到了京城(皇帝捺钵所在)。

这是为了增进两国的兄弟之盟。

同时,也是为了表达,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