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五章 辽使入京(3)

个仁字或者义字。

一时间,汴京商贾皆仁义,个个都是儒商。

开口闭口,都开始动不动就子曰,之乎者也了。

好些道学先生,见了都是脑瓜子疼。

但,坊间舆论也好,士大夫公议也罢。

都无视了这些老学究的杂音。

他们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投稿去汴京义报,直接石沉大海。

搞不好第二天,汴京义报直接刊载一篇‘奉劝’他们要认真读书,读好书,认真领会圣人微言大义的文章,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大惊小怪。

一个个脸打的啪啪响。

而白马镇距离汴京,不过百里。

昨天发行的汴京新报、汴京义报,今天就能送到白马镇来。

所以,白马镇的商贾们,自然也紧跟着汴京城里的商贾,一个个都开始高调起来。

此刻,他们就乌泱泱的挤在官道两侧,翘首望向正在下船的辽国使团。

“北使此来,恐怕还是来和官家谈交子的”好多人都议论着。

“那不?”

“听说北朝此番,又运来了数十万两白银,请求官家给他们再印个几百万贯交子呢!”

“真的吗?”

“真的不能再真了!”

“我弟弟的浑家的小舅子在开封府当差,他亲口告诉我的”

“哎呀呀,又有钱赚了!”

“不对!”

“是应该又可以增长仁义了!”

生意扩大了,自然要雇人,雇人越多,仁义越多。

顿时,许多人都觉得,自己体内的仁义之魂,已经在燃烧了。

这朝廷里的大人物们也真是的!

早说多雇工,就能变成仁人义士。

那俺们,肯定会大力扩张自己的买卖,拼命雇工啊!

在商贾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中,刑恕骑着马,在一队禁军的簇拥下,来到了这白马镇外的官道上,准备着欢迎辽使。

在他身边,有一辆马车,车上坐着耶律琚和耶律永昌。

“和叔那位就是萧德崇了”耶律琚掀开车帘,看着出现在道路上,被宋军簇拥着的辽国使团,指着在人群最前方的那位高大的辽国权贵说道:“其乃四国舅房的嫡脉所出,为人素来高傲”

刑恕点点头,作为大宋负责对外关系的大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