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还会秀一秀技,写出一副瘦金体来。
只是,这些瘦金体字帖,在写完后就全部被他烧掉了。
一则,瘦金体是赵佶那个混账的发明。
赵煦没有那么下作。
二则,赵煦知道,他的职业是皇帝。
而皇帝不能轻易叫人找到自己的喜好、兴趣和特长。
一旦被人找到了,那么,马屁精就会蜂拥而来。
所以,赵煦一直用着馆阁体批示奏疏,并用楷书来写内降诏书,从不暴露自己在行书、草书、飞白书以及瘦金体上的造诣。
同时,赵煦也利用了这个事情,逆练神功。
即位后,他就刻意的表现出,自己对技术的尊重,以及对数学、几何、地理甚至是天文的喜好。
果然!
想进步的大臣们,都开始学起了术算、天文、地理。
只为了伴驾的时候,能和赵煦有话题可以说。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皇帝爱数学,宰执们自然就会连夜补课,于是,京中善术算、天文、地理之人,立刻就得到了就业机会——大臣、勋贵、外戚、宗室都开始雇佣擅长术算、天文、地理的人,作为自己的幕僚、门客。
于是,悄然间,大宋的理科人才,得到了充沛的就业机会。
那些读书不成的士大夫、勋贵家的孩子,开始被特意培养学习术算、天文、地理。
对这些人来说,这点投入不算什么。
不过九牛一毛罢了!
只要有一个成功得到圣眷,成为天子近臣,那就赚翻了!
这些都是细节。
将一张颜真卿的字帖临摹完毕,赵煦微微吐出一口气,然后将临摹写好的字帖,丢到身旁的炭盘中,看着它被烧成灰烬。
“官家”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女官,端着一盏饮子,来到赵煦面前:“这是御厨今日做的新品饮子,特来献与官家品尝”
“嗯!”赵煦颔首:“放朕桌上吧!”
然后,他看向那女官,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禀陛下,如今当已快到巳时了!”
说话间,漏刻便已敲响了代表巳时的小鼓。
咚咚咚!
巳正到了!
赵煦顿时活动了一下筋骨,对着外面待命的冯景喊道:“冯景,给我准备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