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仁庙他显灵啦!(3)

道:“臣家上下,亦是深感皇恩浩荡,实在无以为报”

“唯自今以后,尽忠于国家,恪守本职”

大宋的外戚,就是这一点好。

只要钱,不要权,而且通常都很本份,不会逾越了自身作为外戚的红线:少谈国事,多多捞钱。

赵煦的父皇的新法,之所以被外戚勋臣宗室非议。

也只是因为,妨碍到他们捞钱了。

对这些事情,赵煦心里面清清楚楚。

于是,他看了看向太后,然后对帷幕外的向宗回和高公纪,意味深长的说道:“请两位国亲回去转告其他国亲”

“往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赵煦不怕外戚不喜欢钱,就怕这些家伙,不够贪!

而且,说老实说,看看现在向宗回和高公纪的德行!

就这?

只能说,他们贫穷的想象力,限制了他们的眼界。

一年几万贯就心满意足了。

假如赵煦告诉他们只要棉花种的好,一年百万贯都是小意思,那他们还不得疯了?

当然,赵煦也明白现在不会有人信他的。

向宗回和高公纪,一听赵煦的话,更加兴奋。

他们两个赶紧再拜:“皆赖陛下隆恩,太皇太后垂怜,皇太后推恩!”

赵煦身边的向太后看着这一幕,也是不禁点头,深感满意。

赵煦于是趁机问道:“两位国亲,已得朝堂旨意,未知何时启程?”

前两天,赵煦的好四叔就已经奉旨从大相国寺中恭迎了佛牙舍利入宫。

有司也已经给高公纪和向宗回都造好了印信、官服和令牌。

向宗回闻言答道:“启奏陛下,臣等如今还在汴京城中筹措人手,大约尚需时日”

赵煦点点头,外戚们出去当官,从来都是这样的。

他们不会独自一人上任,会带上一大帮幕僚。

这些幕僚,基本上不是勋贵子弟就是汴京人。

里面什么样的人都可能有。

有野心的,有能力的,有野望的

当然,最多的还是那种贪财好色,眼高手低,平日趾高气昂,自视甚高,遇事就两股战战的家伙。

略作整理,赵煦就和向宗回道:“宗回国舅”

向宗回受宠若惊,几乎就要跳起来了,勉强压抑住内心的盲动,他连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