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4)

所以,对文彦博来说,最大的心理障碍,已经没有了。

王安石免役法不行!

文彦博-韩绛-先帝免役法可以!

只是换个名字而已,多大的事情?

赵煦相信,即使是江宁的王安石知道了,也不会有反对的意见。

存名失政,名政皆亡,存政失名,名政皆存。

思路只要打开,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多的是变通的办法。

现在,赵煦开始期待,司马光回京后,面对韩绛和文彦博免役法的展开时,会如何应对?

是坚持到底,誓与恶法作斗争?

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当做没有这个事情?

文彦博和韩绛步出内东门。

两位元老,相对看了一眼。

最终还是韩绛服软了。

毕竟,是他要上台执政,而不是文彦博文宽夫上台执政!

有求于人,就得低头,这是韩绛几十年为官的智慧和经验。

于是,韩绛拱手拜道:“太师不愧是四朝元老,简在四代官家圣心之中!”

“大行皇帝,对太师的安排和看重,实在是叫某拜服!”

“方才殿中,少主待太师,几如成王待周公一般,也是叫某艳羡不已!”

“来日,某八十岁之时,若能如太师一般,死可含笑也!”

文彦博捋了捋发白的胡须,终于道:“子华言重了,老夫不过是年纪大,少主和大行皇帝敬重老臣而已”

“倒是子华当年,首倡乡户五则法,仁庙亦以为善!”

“治平中,又首先在大行皇帝御前,倡议变动役法,以助役钱活民”

“将来青史之上,必有子华一笔!”

却是完全将殿中他对韩绛的指责,统统忘掉了。

而这在大宋官场之上,乃是常态!

真要纠结那些在朝堂上的攻击和互相扣的帽子。

那就别活了!

当年富韩公,还当殿指责过其泰山晏元献公老迈昏聩,误国误民!

但下了朝堂,富韩公还不是带着妻子,登门探望。

两家人都没把这个当回事。

韩绛自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

立刻拱手拜道:“不敢,某旧年不过是竟习太师故智而已”

“就连大行皇帝不也曾教导少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