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蔡确陛辞荐元老(5)

但,这也是功劳。

所以,蔡确才不再抗拒吧?

赵煦在心中想着。

太皇太后那边就已经开始依着传统,问了起来:“相公此去为大行皇帝山陵使,未知朝中诸事,可已安排妥当?”

蔡确那里敢在这个事情上代替两宫拿主意?立刻持芴敬拜:“启奏太皇太后:此事非臣所可以预闻也!”

“此乃人主之权!”

制度,两制以上的大臣以及六部的主管大臣,都只能由天子特旨除授。

无论是三省两府,还是吏部,都无权过问,也不可以过问!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对蔡确的回答,都还算满意,于是对视一眼,点点头,道:“老身和皇太后,都不曾临朝,对于髃臣并不了解!”

“右相在朝十余年,为相数年,辅佐大行皇帝,更化国政,推行官制,可知诸位髃臣中,谁可堪军国之任?”

蔡确再次持芴答道:“臣惶恐,岂敢言此?”

“然,若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不以臣卑鄙,臣斗胆请荐一人”

“嗯?”两宫眼中都露出疑惑。

蔡确持芴敬拜:“臣斗胆,愚以为,先朝元老,大行皇帝肱骨之臣,持节建雄军节度使、知河南府、西太一宫使臣韩绛,可当大任!”

“臣万死,荐于皇帝陛下、太皇太后及皇太后!”

于是离开瓷墩,俯首在地。

这下子不止是两宫眼中,都露出精芒。

就连赵煦,也在心中大喊一声好!

这个蔡确,还真是厉害!

果然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啊!难怪世人皆称右相蔡确乃是蔡大嘴!

还真是大嘴吃四方!

蔡确推荐的这个人选,就像子弹一样,打在了赵煦的心坎上。

也打在了两宫的心中。

原因?

在王珪已经注定去职,甚至可能讨不到好的现在。

在蔡确也肯定要出知地方的现在。

以资历,以人望,以对朝野上下的影响力,以在两宫面前的好感度,甚至是以新党和旧党的接受程度来看。

都没有比韩绛更合适的人选了。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沉吟了许久后,也被蔡确推荐的人选所心动了。

因为她们想了很久,确实没有想到比韩绛更适合接任宰相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