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九章:我欲将心为王战!(1)

如今的凛冬城,已经颇有规模,依山临水而建的城池,彻底成为了洛氏的避风港,洛宫中,一众人围坐,洛豫之详细地将自己这一行的见闻全部讲出。

洛攸静静听着,当听到不愿意出兵的结果,他的脸上既没有愤怒,也没有失落,就像是听着不相干人的事一般。

和洛氏关系比较亲近的三个国家,只有有利可图的燕国愿意出兵,汉国和楚国都沉于本国大事。

殿中众人有若有所思的,有满面愤怒的,有悲哀不已的。

待洛豫之说罢,洛攸环视众人,洛氏嫡系子弟、洛襄这样非嫡系但亲近的子弟,以及一直以来紧紧跟随洛氏的氏族。

他平静说道:“汉国、楚国、魏国皆不愿出兵,但诸位不要沮丧和愤,这是他们所该遗憾的。

我有一言愿说于诸位听,是我任十年族长而有的感悟。”

他轻咳一声,而后带着沉吟道:“纵观史籍上的所有英雄豪杰,有谁不是气运通天之人?

没有。

皆是大难不死之人。

所以我们常说一人想要成事,首要不在能,而在于运。

运势,缥缈莫测,是我们也不能观测到的,但却能大致推测出来。

大势如同湍急的水流,世上的人便是水中的鱼虾,大部分的人都只能随波逐流,而有的人却能够逆势使惊涛拍岸。

当然,如果将时间拉到长远,最后一定会失败,因为大势是不可逆的。

但大势真的不可逆吗?

这一条准则在我们洛氏是不成立的,所有不可逆的大势,都是流的血还不多,付出的代价还不够。

在大多数时间,我们并不愿意付出太多的代价,我们总是有所保留,为了留待有用之身,以图后事。

但现在,我们唯有恭敬的去执行素王上皇的命令,要彻彻底底的违逆一次大势。

无论付出任何代价,我们都甘之如饴。

我的父祖都为之而担忧,因为那时情况并不明朗。

自天外一剑杀单于后,我已经没有什么担忧的,那光明的山已经在对岸,现在就是搭桥通过。

洛氏泣血,天下得利,但得利多少,就在运道。

如今四国中,各有其事,唯有燕国是能集合国中力量去发动大战的,这就是慕容承光的运势。

中原诸国的结局我是看不到了,但燕国的兴盛却是能够看到的。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