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5章 饮中八仙歌(5)

“子美多年未至长安,物是人非矣。”

薛白与杜甫起身,目光看去,恍然有些明白,李林甫为何讨厌风度翩翩的官员了。

不谈其它,只看李适之的风采,让人一看就觉得这就该是当朝宰相。

李适之年逾五旬,乃唐太宗之曾孙,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李承乾一度是唐太宗的太子,若不是谋反被废,皇位就是在他这一脉。

“左相。”

“莫再这般称呼。”李适之豁达一笑,摆手道:“我去岁便已罢相。”

杜甫叹道:“听说了,因韦坚、皇甫惟明案牵扯?”

李适之不等他引见,目光已看向薛白,笑道:“上元夜我见过你,诗词写得很好。”

他抬手按了按,不让薛白执礼,接着又道:“不必多礼,相反,我还得多谢你。”

“不知李公这是何意?”

“坐下谈。”

李适之不急着说这些事,举手投足显得十分洒脱。

在薛白看来,他身上少了一点为官者当有的矜矜业业、如履薄冰,有太多的贵族气质,若是个闲散宗室可以称得上贤,但入官场不行。

“子美可听了我的新诗?”李适之向杜甫问道。

“还未耳闻。”

“哈哈,我早便厌了与哥奴争斗,罢相之后还乐得清闲,赋诗曰‘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好诗。”

杜甫听了,诗意再次涌起,却还耐心听李适之往后说。

“可惜啊,哥奴心眼比针小,还不愿放过我。使人弹劾我,这一波尚未平息,柳勣案又起。”说到这里,李适之看向薛白,笑道:“幸而哥奴乱了阵脚,我才免遭外放,可不是该谢你吗?”

“不敢当,我在此案当中,未起到任何作用。”

李适之抚须道:“那是我想岔了对了,你可知哥奴弹劾我的罪名为何?”

“请李公指教。”

“‘李适之与韦坚朋党,勾结废太子瑛之党羽’,不过是因我同情李瑛,他便如此污蔑。”

薛白心念一动,须臾平静下来。

当过左相的人,有着广阔的人脉、情报,多少能猜出一点事情。

若李适之连这都做不到,他就不必冒着风险来相见了。

“好了,不谈这些烦心事了。”李适之看了薛白一会,道:“子美难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