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77章 奉旨问胤礽(3)

里头,藏了很多东西。

塞勒没有听懂,玉柱却心里有数。

想必,玉柱干垮了凌普之后,太子胤初下过工夫,掌握了玉柱的一些基本情况。

不仅如此,玉柱心里觉得有些奇怪,听说,别人来看胤初,不是骂,就是摔杯盏,怎么对他这么的温和呢?

一时间,玉柱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只得暂时按下不表。

老话说的好,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胤初在落难之时,玉柱对他越客气,将来也就越好相处。

毕竟,从康熙四十八年的复立太子,再到五十一年的又废太子,还有好几年时间相处呢。

所谓的上座,上茶,不过是客套话罢了。

玉柱真要是坐下来喝了茶,就等于是,白给了塞勒告黑状立功的机会。

官场之上的同僚,都属于最熟悉的陌生人,近而远之,小心提防着不被坑,才是硬道理。

若是把同僚当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己,那才是脑残似的政治自杀,擎等着被出卖吧。

“二爷,我奉皇上口谕问您的话,请您明白回奏。”玉柱站得笔直,姿态依旧很柔软,但是,话却说得很硬。

本质上而言,玉柱是康熙的死党,胤初则是康熙的死对手。

等到二废太子之前,胤初真的调动了兵马想谋反。

那个时候,玉柱很可能奉命,拿刀去砍太子一党了。

迟早要兵戎相见,玉柱的客套,也仅仅是個敷衍个表面罢了。

但是,就算是这样,玉柱也已经是对胤初最和善的一个皇帝心腹近臣了。

按照往日的套路,玉柱从每膳吃几碗饭,到每天走多少步,随身太监们伺候得好不好,依次详细的问了个遍。

皇帝最讨厌臣下揣摩透了上意,但是,皇帝更讨厌无法领悟上意之臣。

看似很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为官之道,就是要揣摩上意。但是,又不能给皇帝,你是百晓生的印象,必须故意留下点破绽或是把柄可抓。

只因,完全揣摩透了上意,迟早要掉脑袋。揣摩不出上意,又会很快失宠。

比如说,严嵩凭借写青词得的宠,又靠着儿子严世藩猜得出嘉靖纸条的真意,足足当了二十年的首辅。

可是,严世藩倒霉之后,严首辅屡屡猜错了嘉靖的心思,就被徐阶狠狠的摁到了地上摩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