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14章 作弊的秀才(3)

肆无忌惮的责打。

作弊的考生,不过是个小插曲罢了,玉柱连提审都懒得去做。

见玉柱处理的纹丝不乱,合理合规,一直静观其变的张廷玉,也不由暗暗佩服不已。

考试的第二天,也就出现了一个作弊的小插曲罢了。

要知道,哪一年的广东乡试,不抓几个作弊的秀才,才真的是稀罕事情呢。

接下来的考试,倒也算是平静,再没有抓到作弊的秀才了。

一连考了三场,共九天,总共抓了五名作弊的秀才。

玉柱还是老办法,一律不掺合其中,全都交给范时崇去处置了。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观察,张廷玉也已经看明白了,玉柱这种高高挂起的做法,看似胆怯无能,实际上高明之极。

因为啥呢?

只要是考场上出了弊案,玉柱都是第一责任人。

现在,玉柱心里无鬼,完全不插手弊案之中。就算是其中有何隐情,也和他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开始阅卷的时候,玉柱、张廷玉和范时崇,都待在一间屋子里。

按照惯例,玉柱录中单数的考生,张廷玉录中双数的考生。

只是,本朝的乡试,只重解元。至于,二至十名的所谓亚元,不过是坊间的尊称罢了,根本就没啥价值。

也就是说,只要是中了举人,哪怕是最后一名,含金量和解元其实没有任何差别。

玉柱和张廷玉,开始阅卷之后,范时崇就很无聊了。

通过这几天的相处,范时崇觉得,他以前还是看低了玉柱。

按照范巡抚的原本想法,以玉柱的这个岁数,不应该正是血气方刚,容易冲动行事的时候么?

然后,贡院里连续出现了几次弊案后,玉柱沉稳老辣的处置方法,刷新了范时崇对他的固有看法。

玉柱阅卷的时候,心里自有一杆秤。

加试的策问题,不管考生们做得多好,也不可能取中前茅。

乡试的录取总名额,无定数,一向是根据参加考试的秀才人数来定总员额的,比例是三十取一。

本次乡试,参加考试的秀才人数,突破了五千大关,最后一名举人也就是第一百六十七名。

这是正取的举人,除此之外,还要录取副榜贡生。

所谓副榜贡生,也就是说,列入此榜的秀才,可以入国子监读书。等他们从国子监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