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3章 平罗刹策(求月票)(3)

有急于去看试卷,而是不慌不忙的从考篮里,拿出了特制的护耳貂皮帽子,戴在了脑袋上。

这也是汤炳研究透了殿试规矩之后,给玉柱提的合理化建议。

只因,殿试在户外举行。刺骨的冷风刮过头脸之时,就像是绣花针接连不断的扎入皮肉一般,刺疼之极!

这个时候,所谓的六合帽(瓜皮帽),就完全不顶用了。

殿试的规矩颇多,唯独没有禁止,戴貂皮护耳帽。

朝廷也是讲规矩的,不禁止的,不为过!

玉柱戴上了护耳貂皮帽子之后,手里抱着暖炉,他确实是浑身上下都暖和了。

考试时,玉柱无法左顾右盼,也没有那个必要。

令玉柱没有料到的是,在他的四周,冻得瑟瑟发抖的贡士们,一个个恨得牙根发痒。

殿试的名次,说白了,就是看皇帝的心情和运气了。

在满不点元,满不点三鼎甲的谕旨依旧有效的当下,玉柱这种超级务实的家伙,才懒得去搭理所谓的满洲状元呢。

十六岁的满洲进士,已是大祥瑞也!

玉柱打开试题,定神一看,差点笑出了声。

嘿嘿,送分题,大大的送分题也!

罗刹边患,日甚一日,用兵过多则糜费钱粮,坐视不理则龙兴之地堪虑也。问曰,何解也?

如果说,院试和乡试,以八股文为主的话,殿试的时务策则是扎扎实实的考验综合性的学识水平了!

在小农社会,能够考中进士之人,少有真正的书呆子。

只是,近代后,工业文明碾压了农业文明,这种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所谓时务策,才显得格外的不合时宜了。

不夸张的说,玉柱装了一肚子的边患学问。

和硕特汗国、准噶尔汗国、罗刹国,这三个主要问题,自不必说了。

就连西南的东吁王朝,玉柱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隆科多这个大佬撑腰,再有汤炳的鼎力相助,玉柱收集整理相关边患的资料,并提炼成自己的见解,简直是易如反掌。

谁说有权有势,就只能干坏事了?

有权有势,照样可以帮考试的大忙!

罗刹国的老底子,作为资深清史票友的玉柱,肯定是比谁都清楚的。

而且,罗刹国的巨大边疆危害,也没人比玉柱看得更透彻了。

所以,打腹稿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