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岭南的奏报,新皇是无能为力,只能任由谦王自己节制。
旨意一经发出,新皇便坐在御用的案桌前,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力感袭卷了他的全身。
只是这则消息传下去,面上没有引起多少波澜,但暗地里,不少人还是对朝廷露了失望之色。
如此没有担当的朝廷或者皇帝,让地处于边境外的守将怎么想?
同时,也有更多的地方权臣守将暗处有了动作。
谦王收到消息便将消息递给了夏婧,“王妃对此事怎么看?朝廷让本王自由发挥,自行筹集粮草军械军饷等物资,你说本王应不应该接任他们的班?去海上逗一圈再回。”
夏婧接过信重新看了一遍,“朝廷让你自由发挥,筹集粮草,那就方便了我们行事。”
“这次捷报送来,想来你应该知道这次的俘虏数量,正好岭南在修路,那就不如将这批俘虏调去北面修水泥路,如何?”她又问。
“府城以南多河流,按你的说法,不应该在以南的地方铺路修桥?”谦王一听,心里不满便立马抬起杠来。
夏婧摇头:“都要修,只不过不是现在修,修路也有个先来后到,前面已排好了名次,便按那个名次来,以南的地区是有不少有钱人,或许让他们给个小钱,便能使普通人缓解压力。”
之所以要先修府城以北,主要是为了方便来往的商队,如此打通商贸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物资流入岭南。
安南的俘虏正式交接后,全派往岭南各地修筑水泥公路。
人多力量大,俘虏可以尽量压榨,修路的进度肉眼可见的在增快。
队伍里的几位将领都得到了封赏,王府里的几位爷也根据军功多少来赏赐。
其中李承睦功劳最大,活捉了敌军的将领,可以说是首功。
自己的儿子对于加官进爵兴趣不大,当然有功不赏不是谦王的风格,最后谦王想出了个好主意。
“这次你们都表现不错,知道奋勇杀敌,其中就属小五功劳最大,根据这次功劳大小,本王决定小五可增加一万私兵兵力,老二、老三、老四可增加两千兵力,不管你们是启用俘虏也好,征召也好,只要不超标便好。”
既然儿子们想要手中有权力,那不如根据功劳的大小给他们增加私军的数量。
谦王觉得自己这个主意极妙,他的奖赏已经给了他们,至于他们能不能扩展到这个数量就是不是谦王能控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