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来捡漏。
我就和杨石去北方一些小农村里干过,不过没捡到大货。
有了这些线索,现在就是现场寻找。
见小鬼拍得差不多,问得也差不多后,便告别三伯回到家。
我们四人没有马上睡,而是把所有资料重新整理一遍。
根据老专家留下的线索,大概搜索范围就锁定在凤凰山下的三个村子。
因为村子靠着沅江,过去还有一段距离,我便决定乘船过去。
确定方位后,又重新做了行动规划。
良哥过去买些专业的设备,几百年的金丝楠木用肉眼很难辨别,仪器则简单明白。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雇了一辆船从下游逆行而上。
要说这沅江两岸的风景真是令人陶醉,青山绿水,悬崖峭壁。
微风拂面而来,时不时的还能看到成双入对的鸳鸯戏水,我差点就诗意大发吟诗一首。
很快,我们在一处叫梨头嘴的码头上了岸。
据说这地方在民末时期是一处码头,商贸往来频繁,两岸人来人往。
解放后,这里就荒废了,只有一些打鱼的人会在四周活动。
“山门村,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这里。”小鬼拿着地图说道。
“先去找找古建筑,上等的金丝楠木质地好,被人误用在建筑上也不一定。”
“没错,这三个村子都有古建筑,走吧。”
小鬼带路,我忍不住回头看这老码头。
视线扫到对面,一座吊脚楼优美映入眼帘。
旁边的堤口,还有一座水车,诗意画卷的沅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