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八章 箕封异代恩光旧(1)

王京汉城被拿下后,汉城周边的京畿道各地自然传檄而定。

此后一段时间,初入朝鲜国、战功还不多的李昫第四兵团一万五千人继续从汉城南下。

接连“收复”了位于京畿道正南方的忠清道、全罗道。

同时留在东线的麻贵第二兵团也传来了消息,东海岸江原道的倭寇岛津兵团全线撤退,麻贵兵团已经南下收复了江原道。

到此为止,连带去年收复的北三道,天兵已经收复了朝鲜国八道里的七个道。

而倭寇确实如同天帅所判断的,已经放弃其他地方,全部撤退到庆尚道,七八万倭寇聚集在南海岸一带龟缩守据。

大名鼎鼎的釜山就在南海岸,这里与倭国对马岛隔海相望,本就是倭寇侵朝的登陆点和前进基地。

而且倭寇在南海岸据守,因为距离本土非常近,粮草供应也就非常便利,不再有千里转运的烦恼了。

在朝鲜国这种用布条当货币的穷地方打仗,连倭寇也一样头疼粮草问题。若非如此,汉城倭寇也就不会想着撤退。

现在剩余倭寇放弃各道,快速撤退到南海岸,又重新换成天兵方面开始头疼粮草问题了,颇有此消彼长的意味。

一方面,从汉城到南海岸将近千里,意味着大明天兵的后勤线又要拉长千里,不得不又要新建供给体系了。

原来从新义州、平壤转运的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战局,需要更多依靠海上运输。

幸亏去年出征前对此就进行了部署,安排了天津卫和山东登州两条航线,还组织搜罗和新建海船,今年应该能发挥出巨大效应。

另一方面,朝鲜国本土真的就是一点都指望不上。

现在又正处于青黄不接的传统春荒期,朝鲜国本土更是不可能刮出多余粮食了。

而那些维持会、忠义救国军之类的地方军政组织,反而要暂时依赖大明天兵后勤体系输血。

也就是说,大明不但要承担官军供给,还要兼顾朝鲜本土很大一部分地方财政功能。

去年出征之前,林天帅就和朝鲜国算过,说一年需要八十万石军粮,绝不是虚报唬人。

就算出动十万天兵,一年也真吃不了八十万石,顶多也就三十万石。

剩下的绝大多数开销,其实都是运输成本,以及维持地方稳定的开销。

随着收复地区越来越多,刚舒缓了两三月的林天帅,又一次开始为粮食焦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