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谁敢动满洲第一巴图鲁?(3)

决定后,再由内阁交给相关的衙署执行。

由于康熙皇帝是虚岁八岁即位的小皇帝,在虚岁十四之前一直都由辅政顾命大臣掌权,所以他根本没法让内阁票拟。所以四辅政们就能通过领导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向内阁(负责拟旨)和六部发号施令,治理天下......是不是有点西洋贵族议会的意思?

而熬死了索尼,斗垮了苏克萨哈,压服了遏必隆的鳌拜,实际上就是个“贵族议会多数党领袖”——他必须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把自己的意思变成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公论,才能压住小皇帝康熙的大义名分,从而把持六部,掌控朝局。

从某种程度上说,康熙和鳌拜的冲突,也有点皇权和......议会冲突的意思!

但是和西洋英吉利国的议会不同,大清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大清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就是八旗部族的武力,其实就是一种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可随着大清入关定鼎中原,八旗子弟大多入了北京,过上养尊处优的好日子,八旗部族实际上也不存在了......都变成北京内城吃铁杆庄稼的大小老爷了,而且这帮八旗子弟也不剩多少武力了。

在鳌拜鳌太师看来,大清如今还可以维持,就是因为有他鳌太师,只要他鳌拜还在,八旗兵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虚影就能撑得住。靠着这点虚影,他鳌拜就有办法以汉制汉,把吴三桂压得死死的。吴三桂那老东西就算闹腾几下,也就是想多搞几个钱,翻不了天的。等熬死了吴三桂,大清的天下也就真的稳了。

鳌拜正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一个穿着黄马褂的矮胖子侍卫乐呵呵从外头进来,朝着鳌拜行了个打千儿礼:“卑职多隆请太师大安。”

这个胖侍卫名多隆,钮祜禄氏,苗正根黄的满洲镶黄旗,和鳌拜是一个旗的。他阿玛当年也是个满洲勇士,可惜是有命立功无命享福的主儿,才进北京没多久就出天花出死了,留下了一个一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一大笔遗产和多隆这根独苗。

这个多隆虽然是蜜罐里长大的,但他也算争气,除了嘴馋把自己吃成了个球,还喜欢去八大胡同半日游,也就没啥恶习了。而且这胖子还有几下子武艺,还精通满、蒙、汉三族文字,是个胖学霸,在他这一代八旗子弟当中也算是上进的,所以早早就挑上了御前侍卫,还当了负责档房事务的随印协理事务侍卫领班。

鳌拜瞅了这个多胖子一眼,忍不住就乐了起来:“多隆,你怎么又胖了?”

“托太师您老人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