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袁杰,当受重罚!”
随着这话一出,左都御史和亲王赵守仁大概也明白了万山州的战局大概是个什么情况,之后传来的战报也只是扫了一眼,便放了下来。
“唉,诸位都是我楚朝的顶梁支柱,说说这下该如何是好吧。”泰和帝没有再继续大发雷霆了,而是用一种缓和的语气问道。
亲王赵守仁上前一步,开口道:“皇兄,依我之见,这种颓势万万不可持续下去,一旦让燕王和宁王对我朝产生了轻视小觑之心,恐怕...”
他没有再说下去,在场几人基本上也明白后面要说的是什么了。
“陛下,臣愿领兵前往万山州,亲自督战!”老迈如雄狮一般的镇国大将军李寅虎,抱拳说道。
这话一出,文官之首张倚正倒是没说什么,依旧保持着沉默。
然而左都御史姜青却是皱眉道:“镇国大将军你身为军中之魂,万万不可轻易赶赴前线,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您这身子...”
“我还没老到那个地步呢!”李寅虎沉声说道。
在朝中,他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位阴阳怪气的言官,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却极为的令他不爽,偏偏他拿这位左都御史又没有任何办法。
连张倚正他都愿意高看一眼,偏偏就是这位叫姜青的左都御史,处处与他作对。
泰和帝摆了摆手,开口道:“姜爱卿所言极是,老将军您是镇国将军,理应坐镇盛天才是。”
言外之意是不希望看到这位老将军继续领兵了,而且万一要是打了场败仗,那估计全天下都得动荡起来了。
“张爱卿,你有什么看法?”泰和帝继续问道。
一直保持沉默的张倚正,此刻才缓缓开口道:“陛下,臣不懂军中事务,但也知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依臣所见,不如让袁将军戴罪立功继续试试。”
保持不变,似乎就是最好的法子了。
“便如此吧。”泰和帝大手一挥,作出了决定。
“对了,最近的秋闱一事,也便延后吧。”
张倚正略微思考了一会儿,开口道:“陛下,臣也建议延后秋闱,但是可开一场文会,令齐聚盛天的才子们为边疆战事鼓舞士气。”
这话一出,泰和帝倒是眼前一亮,他点了点头,开口道:“合该如此,如今我朝文坛鼎盛,便让这些才子以忠君爱国为题来作诗吧。”
“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