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白叫的,作出一尺二才气的诗词并不难。
孔元济急忙思考,又拿起毛笔写出第二首竞渡诗。
“十一月里风浪平,学海争流渡舟行”
他的第二首诗才气上涌,竟然也达到了一尺二,加上第一首的七寸,船上才气已经达到了一尺九。
有了新诗的助力,船只速度突然加快,直接与江寒的船只拉开了距离。
“原来如此,在学海竞渡中诗词的才气可以叠加,哪怕是每首诗都只能出几寸的才气,但若能一下子作上上百首,同样也能催动船只飞快前行。”江寒心中暗道,他望着前方的海面,远远可看见海上隐约有一把尺子,正系着锦标。
那里便是终点站。
这个时候闻明,衣山尽和于谋先后又作出一首诗。
闻明船上的才气达到了一尺七,衣山尽船上的才气达到一尺四,而于谋第二首诗作得极好,才气竟然升到了一尺九。
很快他的船就超过了闻明,衣山尽,又超过了江寒,排在了第二名。
儒圣庙中的众人看着六只船只竞渡而行,都是目不转睛。
学海竞渡只有第一次书写的诗词方能推动船只,因此必须绞尽脑汁思考关于竞渡的诗词,难度可想而知。
“江寒为何还不快作第二首竞渡诗?他快要落在最后了!”越王着急的道。
江寒本来已经追上闻明,没想到转眼间其他人都作出第二首诗,船只都超越了江寒的五号船。
禇云栖道:“作诗并非急便作得出来的,而且学海竞渡与诗的数量虽然有关,但质量足够好的诗,更能助船速加快你们看,他又作诗了!”
只见江寒举起沉思一会,便在纸上落笔。
“恶风夜半阻归船,端欲留人作胜缘。千里携家观竞渡,五湖新涨政黏天。
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杀儿郎喜欲颠。得去更佳留亦好,吾曹何处不欣然。”
在他写出这首七律后,船上才气瞬间上涌,直接涨到了两尺七,而他那条船只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前驶去,很快便追赶上闻明等人的船只,并超过了孔元济一头。
涨得如此迅猛的才气让儒圣庙中的众人都不由得惊讶。
“好诗!棹翻波浪山如雪,这一句写得极妙!”
“江寒的船只排在第一了。”
宁月凝视着棱镜上的画面,手指微微握紧,以江寒的诗才,不输于孔元济,闻明等人,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