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或崇敬的表情。
原来是百姓们拦住了马车。
而在马车停下来后,一名老叟牵着一个小孩走上来,伏身而拜,大声道:“江大人,此去京都路途遥远,我们做了一些饭菜,前来相送一程!”
在老叟开口后,更多的百姓都向江寒跪下,伏身而拜,脸上漾溢着感激、崇敬的神情,纷纷开口。
“我们前来相谢江大人!”
“江大人,谢你救了我们,贱民无以为报,只有做些食物,前来相送。”
“江大人,您以后抽空了,一定要回来泾州城,回来郭县看看。”
此时已是十一月的天气,地上还落着残雪,冬风料峭,然而那些百姓们穿着单薄,却依旧伏跪在地上,表示最真诚的感激。
江寒急忙走下马车,环顾四周百姓,只觉得鼻子发酸,热泪盈眶。
原本他以为成年人是不会哭的,但此刻却也情不自禁的落泪。
江寒曲膝下跪,拱手道:“江寒何德何能受诸位如此大礼?请诸位快快起来。”
“江大人,我等虽然没读过书,但也知道滴水之恩将涌泉之报的道理,何况你如此大恩。”
“江大人,不如多留在泾州几日,让我等再多好好谢谢您。”
“江大人乃大夏栋梁,人间雏凤,将来必定翱翔于天空,岂能耽搁于这里?”
“我等愿为江大人立长生牌,日夜为江大人祈求福寿。”
那些百姓们纷纷开口,又取出一些自己做的食物送给江寒,有些人见挤不上了,就送给护送江寒的神武军。
江寒看着如此的一幕,心情激荡,道:“诸位百姓,江寒要离开了,多谢诸位相送一程,江寒无以报之,便在此作诗,既告之诸位,亦表此生之志。”
说罢,他环顾四周,看到旁边有一块长条青石,当即,走到青石之旁,取出破杀笔,运转才气,在青石上刻字。
见到江寒要作诗送给泾州百姓,绍惠郡主,黄荣,七七等人都是无比好奇。
他们都知道江寒被人称为“大夏诗魁”,所作的诗便没有一首平庸的,也忍不住想知道江寒要作什么诗。
气聚破杀笔,轻轻松松便在其上落下三个字。
咏煤炭
或许是练过了字,或许是此时心情激荡,江寒笔法比之之前进步极多,笔画恢宏雄壮、气势磅礴,让人眼睛一亮。
随着破杀笔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