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裴矩道。
萧皇后顿时愣住:“怎么讲?”
裴矩道:“两女相继往东都而来,只为魏王选妃,那么哪家落选,弊大于利呢?”
萧瑀双眉一动,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博陵崔这家子在大隋,一直都是中枢核心,要不然当年杨昭的正妃,也不会选择崔弘升的闺女。
目前来说,河北二崔一卢,在中枢的地位,还是博陵崔为最。
人家闺女来了一趟,你没瞧上眼,这不是伤自尊吗?反观陈渊,要不是因为他是陈淑仪的弟弟,杨铭能让他做清河太守?
差距太大了。
崔仲方还活着呢,你要因为这个一下子把人家给气死,这仇可就结大了。
萧皇后也是瞬间坐直了身子,低头沉吟起来:
“事情坏就坏在郢回身上,是他让李密去京师接的人,这下好了,请佛容易送佛难。”
裴矩微笑道:“正是此理,民部现在政务繁重,为六部之最,而民政之事,博陵崔氏最是熟谙,太子如今可是非常仰仗,不能给人家泼冷水啊。”
萧瑀突然嘶了一声:“那如果魏王看上的是陈氏呢?他和裴妃的性格如出一辙,太过执拗,不好说服啊。”
萧皇后已经被说动了,不管怎么样,他肯定不想跟崔家闹得不开心,当年因为大儿媳崔姮的事情,崔家已经不高兴了,以杨广的独断,当时也只是架空了崔弘升,动不了人家。
更别提动崔仲方了,崔仲方是谁也动不了的。
裴矩笑道:“崔氏可为正妃,陈氏为侧妃,两全其美。”
萧瑀咧嘴道:“一下子定两个?秦王的侧妃可是还没着落呢,做弟弟的,得让一让吧?”
裴矩笑道:“魏王明年才成年,一年之内,秦王必迎侧妃,时间还很宽裕,崔、陈两边也都照顾到了。”
“还是世矩想的周到,”萧皇后点头道:“人家都来了,哪个回去也不合适,两个都留下吧。”
萧瑀埋头沉思,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次子娶的比长子好,这不是什么好事啊。
本来河北世家在大隋就很牛逼,运河一开,更牛逼了,关中门阀都快压不住了,当年杨广召陈家子弟入京,尽数录用,地方官里面姓陈的可不少,陈叔达都是江都太守了。
在门阀时代,联姻的分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因为世家的力量太庞大了。
这个时期国家就是一个大锅饭,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