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能有这样的成果,两个人都很满意。
这一批蘑菇,两个人合计卖了两百多块钱。
其实细算下来不算多,毕竟时间成本,还要搭上两个人的功夫钱。
但是,这也只是因为,他们的菌菇室太小了!
所以,挣到钱之后,谈时秋就已经准备扩建了。
也不需要太大,来个一两百平的,两个人应该也能干得过来。
现在难的是,销量问题。
之前的产量,供应县城没有问题,再多了县城怕是要吃不下了。
去市里也可以,但是人口限制问题,能吃下的产量就那么多。
他们如果以后要走蘑菇的种植路子,销量是他们早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事儿交给我,我来!”谈时秋大手一挥,表示这事儿她是可以的。
谢泉对她完全信任。
两个人计划是,再扩建出来一百平的菌菇室,尝试着作业看看两个人受不受得住。
只不过,这一百平的菌菇室,要盖在哪里?
谢泉家里的地方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得另外去找村长批地基。
村里空地方不少,能盖房子的地方也多。
地基不算难批,但是得有正当的理由,不是说你来要地基,村长就直接给批了。
谢泉这情况特殊,他是用来养蘑菇的,村长其实还挺犹豫的,正好八月的时候,他去县里开会,然后就跟县长秘书商量了一下。
县长对于这件事情,还挺看重的。
地方的经济发展,也是他的政绩体现嘛,所以可不得关心一下:“可以先批块地,让他们尝试一下,小范围可以不要钱批给他,但是如果扩大产量的话,那就得按着租地算,不过到底是地方发展,咱们自己人,到时候很多政策之类的,都是可以再商量的。”
县长都这样说了,村长觉得可以,然后回来就给谢泉批了地基。
八月正热的时候,地里除了浇水除草,也没太多活计。
所以,盖房子的事情,还算是比较容易请到人帮忙,再加上谈时秋愿意出钱。
之前请过的两个瓦匠再次出战,为了赶工,谢泉又去请了三个瓦匠,再加上村民帮工,估计两个多月就能赶工出来。
这中间,谢泉去监工,谈时秋大部分时候,还在忙菌菇室。
不能因为要扩建就不管之前的吧,多少是个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