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比安奇!现在海岸可以钓鱼了!你那是什么装扮!”
一个光着膀子的壮汉老远就看见这个曾经的朋友了,只不过现在的乔凡尼看上去...有一种生分的感觉。
“我知道--我知道。”普同只能笑着应下了壮汉的招呼,然后走进了房子里。
壮汉一怔,摇着头小声呢喃:“没想到还真让他混成了哥谭人。”
他看乔凡尼的感觉,就好像每天从这里看着哥谭一样--他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渔村和大都市,渔夫和有钱人。
推开略有腐朽的木门,普同走进了属于自己的小屋,看得出来这里很久没人住了,散发着长年累月被海风吹拂的独特味道。
不算好闻,但却有一种亲切感。
过道两侧挂着一张又一张照片,图片上的人看上去和乔凡尼有几分相似之处,显然是意大利人,手中抱着一条鱼,笑得很开心。
这是乔凡尼的父亲。
神奇的是,乔凡尼的母亲是个少数族裔混血--是个本地人。
再往前的图片就不是照片了,而是油画,看上去是根据人口述画出来的。
图画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挪威人被海浪冲上了岸,当地居民热情招待了他,这位挪威人就像他的祖先维京人一样就此定居。
多年以后,另一批人上岸了,当地居民热情的和他们展开了交易,而交易的内容是...
一片土地。
普同心有灵犀般走进了属于乔凡尼的卧室,在书桌下方,是一个小盒子,里面放有一本日记。
他直接打开了最后一部分日记。
“1616年,英国人上岸,与村落展开了交易,我的祖先作为唯一的外地人,充当了桥梁。
最终,他们决定出让一块位于哥谭的土地,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哥谭成立了。
这避免了流血冲突--我的祖先是这么想的,但后来发生的事太多了,我很难评判祖先的这笔交易。
毕竟如果没有这份出让,这座恢弘的城市也不会建立,但我想渔村应该还能钓到鱼吧。
说来可笑,我更喜欢渔村的生活,无论是出海打鱼还是钓鱼--为此我宁愿让那座该死的臭气城市被核弹炸掉!
如果要让河里有鱼,就必须改变那座城市。
呵呵,真是痴心妄想的想法--但我决定去一趟哥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