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回归的消息传了出来。
一时之间,在京城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像胡惟庸等位高权重之人知道两年前有一支船队秘密出海。
但不知道是去做什么,这两年他也多方调查,就是没有结果。
而像一些小官,连有船队出海的消息都不知道,要不是这次的消息传出来,他们都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朝廷竟然派了船队出海?”
“这么大的事,我这个京官竟然一点也不知道。”
“谁说不是呢,要不是这次宫里传出了消息,我等都还被蒙在鼓里呢!”
“那有没有消息,船队出海是做什么去了?”
“听说是寻找神种去了,可以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
“这可能吗?”
“几千年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可能说解决就解决?”
“我看啊,八成是忽悠人的。”
“什么神种?”
“我大明地大物博,就没有听说过。”
“也只有那些愚昧的百姓才会相信吧?”
“没错。”
诸如此类的声音充斥在京城的每个角落。
质疑的多以程朱等儒家的读书人居多。
他们自认为见多识广,是不相信所谓的神种的。
所以等待皇帝被打脸的时候。
另一边,胡惟庸得到的消息更加详细。
他可以肯定,这件事是真的。
因为老朱已经传召了他,让他在码头准备迎接仪式。
到时候,老朱要亲率文武百官去看。
同时,胡惟庸也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机会到了。
于是,他便开始暗中安排。
只等那一天,起事。
凤阳。
朱樉看着手中的书信,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三大农作物,还有辣椒等都找到了。”
“以后的大明,将会越来越好。”
随后又想到迎接船队的仪式是交给胡惟庸的,朱樉意识到,胡惟庸是不可能放过这次机会的。
因为这几年,老朱出宫的次数极少。
一念至此,朱樉便站起身,准备出门。
“刘宝,备马!”
“是,少爷!”
不多时,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