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济熺,并立为晋王世子,而且在其出生当天,赏了不少好东西。
由于现在身边,就只有这一个孙子,所以老朱也是隔三差五的就让晋王妃带着孙子进宫。
所以,朱济熺得宠,是赶上了个好时候。
对于朱标的话,朱棡也没说什么,笑嘻嘻的起身,随后便告辞了。
——
朝廷的沉默,让的一众反对大明皇家军校的读书人更加猖狂。
在他们看来,朝廷这是怂了。
于是,他们上奏的频率更加高,言辞也更加激烈。
而老朱呢,朝会上在骂人,下了朝,还在骂人。
让人觉得,他现在就只会骂人。
当然,真这么想的人,只能证明他是个蠢货。
老朱现在的耐心已经不多了。
他已经问了朱标好几次,什么时候能解决。
若是解决不了,他就要动刀子了。
对此,朱标表示,在等等,就快了。
有句话怎么说的,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现如今的情况好像就是这样。
有人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其中的风险,提前抽身,至于能不能躲过,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人在疯狂喷朝廷,喷皇帝,一副不怕死的样子,像是完全没有察觉到危险。
也有人察觉到了危险,但就是不退缩。
他们就是要用自己的这条命,换取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
就如此,一个多月之后。
民间忽然出现了不少声音。
有那些反对皇家军校的大儒的风流往事,也有他们家的伦理之事。
还有他们利用特权,欺压百姓,谋取好处之事。
此类声音,一波接着一波。
而且可信度非常高。
孔希学等人察觉到事情开始不对劲之后,就连忙调查这些事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可一开始的源头已经查不出来了。
现在就连不少说书人都开始加入其中,将这些事稍加改编,变成了脍炙人口的段子。
而百姓,恰恰最喜欢听这些。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的舆论,全都变了。
以往这些有名望的读书人,不管到哪儿都能受到礼遇。
可现在,就好像成了过街老鼠,就算不是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