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一连串的鞭炮声响起。
大明皇家军校的牌匾正式挂了起来。
太子朱标亲自站台,也是让大明皇家军校的名声快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紧接着就是开始招生。
入学考试的难度并不低,但相比于科举考试,那就简单多了。
招生点有人在做着物理小实验,吸引了不少学子的兴趣。
也有人出了不少数学题,若是有人能答上来,便可直接入学。
如今距离科举结束不久,留在京城的学子还有不少。
再加上,大明皇家军校的名誉校长是当朝陛下,副校长是太子殿下。
只要是能从这里毕业,那就是天子门生,以及下一任的天子门生。
这前途有多光明,还用得着说吗?
所以,仅凭这两点,前来大明皇家军校报名的学子就有不少。
招生点附近,一辆马车中,孔希学收回目光,放下了窗帘。
然后朝外面的马夫开口:“走吧!”
人群中,一身便衣的胡惟庸看着热闹的招生点,脸上的表情没多大变化。
朱标在外面待了没多长时间便进入了军校内部。
这里的建筑结合了现代建筑风格。
建筑主体使用的还是混凝土,一来节省费用,二来,相比纯木质建筑,防火性能增强。
朱标行走在这里面,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复。
同时,他的心里也有一些遗憾。
这本是属于自己二弟的时刻,现在却成全了他。
随后,朱标见了见选出来的教师。
这些人的学识,品性,能力都不错,毕竟是从数千学子中选出来的。
而剩下的学子,朱标也没有浪费。
他们将被朱标授予官职,派往地方。
两年的游学生涯,让他们对地方上的事,了解颇深。
走出大明皇家军校门口,朱标回头看了一眼,心头感慨:
“今后大明的人才,将出于此处。”
“大明的强盛,也将从此处开始。”
回到东宫。
朱标先是给凤阳去了一封信,让朱橚回来担任医学院的院长。
然后他将几个弟弟叫了过来。
楚王朱桢,齐王朱榑,以及潭王朱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