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想法,所以在洪武二年下令修建中都。
可惜,家乡只有十几万的百姓。
而修建中都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再加上老朱想早点修成,过于着急,为家乡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其一,修建中都,劳民伤财。”
“其二,凤阳并不适合作为大明国都,原因开国之初,群臣已经说过了。”
“其三,中都从洪武二年开始修建到现在,沾染了百姓太多的鲜血。”
“可以这么说,中都,是用百姓的血肉铸成的。”
“这样的地方,父皇会不会住的安心,儿臣不知道,但,儿臣不会安心。”
“其四,凤阳的百姓,对中都可谓是恨之入骨。”
“修建中都,不知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最后这些账,都是要算在我们朱家的头上。”
“儿臣不想让后世子孙遭报应。”
说罢,朱标看着老朱的眼睛。
他知道这些话说出来,老朱会生气,但他还是要说。
凤阳百姓,已经流了太多的血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要是让凤阳的百姓一直恨朱家,那么总有一天,老朱家的祖坟会被家乡的百姓给挖掉。
“你真是这样想的?”老朱出奇的没有生气,就这样看着朱标。
“是。”朱标道。
老朱沉默了。
他修建中都,除了想将国都迁到家乡之外,也是想带动家乡的经济,让家乡的百姓过的好一点。
可结果却和他想的相反。
凤阳的事,给他提了一个醒。
有些事,不是你觉得好,那就是好的。
“此事你在朝会的时候,提出来吧,听听百官的意见。”
老朱摆了摆手,并没有一口答应。
但他没有拒绝,就已经证明,他心中也有了停止修建的想法。
中都,没有带给百姓好日子,却带给了百姓苦难。
凤阳百姓的鲜血,和那怨恨的眼神,深深触动了他。
“儿臣告退!”
待朱标走后,老朱一个人来到窗前。
久久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才有一声叹息响起。
“这件事,咱真的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