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临江仙,朱樉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停顿。
徐妙云轻轻读出声,仿佛置身在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看到了那一个个转瞬即逝的英雄人物。
她并非是那种成长在深闺之中的女子,她自小饱读诗书,有女诸生的名号,其文学底蕴,自然不必多说。
这一首临江仙,让她心神大震。
虽然她早就知道自己夫君很厉害,但是亲眼看着这么一首词在自己面前被写出来,她仍然感到震撼。
朱樉看着面前的词,长长出了一口气。
读三国,不配上这样一首词,怎么行?
“妙云,你觉得将这首词放在三国得开头,如何?”朱樉笑道。
闻言,徐妙云闭上眼睛,细细品味。
“妙,实在是妙。”
“夫君之才,已是当世第一。”
徐妙云睁开漂亮的眸子,看着朱樉,眼波流转。
朱樉很自然的搂住自己媳妇,笑着看着她。
后者将头埋在朱樉胸口,对自己夫君越发敬佩。
——
说书人组织很快成立,总部就在京城。
朱樉这段时间忙碌于说书人组织的事,没有关注其他事。
不知道临江仙怎么就传了出去。
现在,已经传遍了应天府。
许多读书人看了这首临江仙,都是震撼不已。
直言大明的文坛有希望。
大本堂。
宋濂正要给几位皇子上国学课。
“几位殿下,今天,我们学一首词。”
宋濂唰唰的在黑板上写下临江仙。
“先生,这首词我知道。”
朱桢举起了手。
“哦?楚王殿下,请说。”宋濂愣了一下。
“这首词是二哥写的,我前两天去二哥家的时候看到过。”
“二嫂说她亲眼看着二哥写的。”
朱桢说道。
“楚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