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朱樉择优采取。
最后将全军分为骑兵,步兵(装备洪武铳)和炮兵。
以步兵和炮兵为主,骑兵为辅。
这次整改,骑兵的地位下降,但这是必然的。
在绝对的火力之下,骑兵就只能成为活靶子。
前世在重机枪现世后,骑兵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热武器战争,比的就是火力。
重新制定了训练计划,朱樉便离开了军营。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樉还是和平常一样。
数天后,西南大军的战报传来,大军连战连胜,百官与京城的百姓皆是兴奋不已。
朝廷也趁此宣扬,大明就是天命所归。
朱樉对此只是笑笑,不过是拿来愚弄百姓之言,读书人最擅长做这些了。
同时他也意识到,该把舆论权收回到朝廷手里了。
自古以来,舆论都掌控在读书人手里。
他们有的人会借助舆论,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皇帝想推向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但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他们就会掀起舆论,以所谓的“民意”逼皇帝放弃。
朱樉也想过发行报纸,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终究是少数。
朝廷通过报纸宣扬利民政策,但到了读书人嘴里,可能就变成了害民政策。
所以,报纸这玩意儿,朱樉现在还不打算搞。
那要怎么控制舆论呢?
朱樉想到了一种人。
说书人!
他们也读过书,认字,就是没有功名。
而且他们的听客,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
真正的读书人是瞧不起他们的,也不屑于听他们说书。
朱樉就是要通过他们,控制舆论,将朝廷的政策宣扬下去。
“刘宝!”朱樉召唤他的大管家。
“殿下!”刘宝匆匆赶来。
“给你一个任务,去把应天府最好的说书人找来。”
朱樉道。
“殿下是要听书吗?”
“不该问的别问,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是,是!”
刘宝离开后,朱樉又想起,自己得找几个撰稿人啊!
虽说以在虎威营中学习的那些人的文笔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