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起来。
为老朱的陵寝而忙碌。
从选址,风水,测算日期等等,很费时间的。
朱标在将这件事交代下去之后,给龙江船厂去了一份懿旨,朝廷要启用船厂,让负责人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水师也开始招兵,据调查,秦王还给水师涨了俸禄,并拨了十万两改善伙食。
这一系列的动作,让以胡惟庸为首的文官们感受到了不对劲。
经过分析,他们觉得,秦王这是想开海。
海外贸易是一块大蛋糕,这其中的利益集团,是很大的。
哪怕是胡惟庸,在其中也有份。
朝廷一旦开海,他们不知道要损失多少。
尤其是最近,海外不知道什么情况,忽然多出了一股极为庞大的海盗,专门干杀人越货的勾当。
这个利益集团,最近一段时间也是损失不小。
这就不得不引人遐想了。
但不管如何,朝廷绝对不能开海。
于是,一大波文官开始上奏。
又是七天一次的早朝。
奉天殿。
朱标坐在龙椅旁边,听着下方众臣的汇报。
不知道过了多久,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完毕,朱标正准备宣布退朝。
胡惟庸忽然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臣有本!”
朱标眉头一皱,道:“胡相国有何事?”
“太子殿下,近日,水师招兵买马,龙江船厂又启用。”
“臣等心有疑惑。”
胡惟庸说道。
“胡相国有何疑惑?”朱标道。
“敢问太子殿下,朝廷是否要开海?”胡惟庸开问。
闻言,朱标心中不悦,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海禁一事,乃是父皇决定之事,孤虽监国,但开海一事事关重大,孤在没有得到父皇的允许之前,也不敢擅自开海。”
“那太子殿下,既不开海,为何要扩充水师。”
“臣听闻,秦王殿下提高了水师俸禄,还还拨下了银子。”
“这对朝廷财政一事,也是不小的负担。”
“臣身为相国,不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胡惟庸并没有提起朱标给龙江船厂下懿旨一事。
但水师扩充,能不需要战船吗,所